第一百四十章 劉備之所以風生水起、皆因重用趙雲之故(第2/3頁)

關羽不解道:“元直何以肯定江東一定會乘虛襲我?”

徐庶侃侃而談,道:“自主母兇終,吳漢之交已絕,彼既絕我,定當附魏,既已附魏,則魏存吳亦存,魏亡吳亦亡,魏勢日危,又豈是他江東之福?”

“孫權限於危急存亡之際,怎會不助曹以謀我?謀我之道,非出夏口以圖江陵,即由夏以窺巴陵,勢之所必至,理之所必然。”

“勝則足以窺長沙,不勝亦足以擾我響應雍梁之卒,便如我之窺河洛以掣援關輔之曹軍也。”

“江東文武輯和,將吏精銳,合肥戰勝之後,即從事休養,元氣盎然,兵力充足,若以援曹之故,溯江上犯,定不可等閑視之也。”

“曹軍被我軍西扼於潼關,北扼於上黨,求一戰而不得,出他道而不能,必以唇齒之誼激吳,令吳軍以攻伐於我。”

“我稍失守,則荊襄之防必急,關輔之心必然動搖,曹軍必盡起大軍攻並州,而遣偏師以制關輔,以致死之兵,臨新得之地,一城失守,全功盡棄矣。”

關羽嘆服道:“元直之言,洞徹內外,吳既襲我,我當如何禦之?”

徐庶略作沉吟,即道:“潛江、沔陽各地,現駐重兵,水陸嚴防,江東決不敢犯,所慮者巴陵太守伊籍,吏事有余,武備不足,劉琦多病,不勝戰陣,江東若沿湘而上,則巴陵危矣。”

關羽微微頷首,“似此如之奈何?”

徐庶自信地笑道:“可令子龍夫婦,領水兵五千,直出洞庭,協助劉琦鎮守巴陵,令廖化胡班領陸軍五千,駐紮羊樓峒,據險以待,江東雖有十萬之卒,欲越此險也甚為不易。”

“君侯自引大軍一萬,出巡周邊,既壯聲勢,亦杜窺伺,荊州之防,庶願盡力以任之也。”

關羽欣然笑道:“軍師計劃周詳,江東無奈我何矣。”

急命人傳令趙雲速往巴陵,所有水陸軍吏,悉歸節制,廖化胡班去到羊樓峒把守要隘,關羽即日出巡周邊,荊州大小事件,悉由徐庶處理。

趙雲奉了將令,攜妻領軍順流直下,到了巴陵,會著劉琦伊籍,詢問江東有無軍事消息?

二人答道:“前有細作從江夏回來,言呂蒙召徐盛過江商議事件,三日未歸,現在江夏守將換了甘寧,夏口守將換了徐盛,呂蒙不知去向。”

趙雲聞言雙目一凝,沉聲道:“孫權命呂蒙守夏口,即為謀荊州,無事換防,必有舉動,豈有統兵大將不知去向之理?”

說完急忙下令,將水師船只開赴下遊道人磯,分屯東西兩岸,江東上遊船只無論大小,不許放行,違令者斬,水師將校領令,即行開拔。

趙雲吩咐劉琦伊籍,緊守巴陵,自己兩口子統率部屬,隨後出發。

剛到道人磯,前面哨船進來稟道:“江面上有幾十只商船,向上遊開駛,不服盤查,勢將用武。”

趙雲心下長舒口氣,還好來得及時,冷笑道:“商船喧鬧,有恃無恐,必系江東奸細。”

吩咐眾兵一擁上前,將船上所有商人,盡行誅戮,不必容留,眾軍得令,蜂擁上前,圍著商船,徑直開殺。

那些商船,本欲賺開關口,越過上遊,被趙雲令兵船圍攻起來,不能逃脫,就船中拿出短刀軍器,上前抵敵。

趙雲見此情形,知系江東軍士無疑,急就軍中擂起鼓來,屯兵四合,一霎時將那幾十只商船,殺得煙消火滅。

東吳大將潘璋陳武見勢不妙,跳水逃生,趙雲正待叫人下水擒拿,只見下遊旌旗蔽日,金鼓震天,江東的兵船,如黑雲一般,層層推了上來。

趙雲吩咐將所有兵船分成三路,一路分成三行,第一行盡用火彈火箭,射擊賊兵船帆,第二行盡用諸葛連弩,專作沖鋒之用,第三行盡用短刀盾牌,逼近賊船迎敵。

安排初定,江東兵船堪堪趕至,滿駕風帆,駛如奔馬,趙雲令將各船約住,待到江東船只剛離一箭之地,中軍船上一聲鼓響,三路兵船上,第一行的火箭火彈,盡向江東兵船風帆上射來。

風火相生,船身也就延燒起來,江東軍士收帆不及,荊州船上第二通鼓響,矢如雨驟,三方盡著,江東兵躲避不及,紛紛落水。

呂蒙見荊州有備,知道不能取勝,徒傷士卒,號令各船回軍就走,荊州兵船上,見江東兵退,趙雲命鳴鼓催軍,自己身先士卒,奮勇上前,追趕江東軍士。

“夫人,今日你我雙槍合璧,殺他個天翻地覆罷。”趙雲手擎涯角槍,轉頭對馬雲祿笑道。

馬雲祿嘴角勾起一抹令趙雲心動不已的笑容,一擺手中點鋼槍,只說了十二個字:“上天入地,碧落黃泉,生死相隨。”

“哈哈哈哈……好,得雲祿吾妻,雲此生足矣,殺。”

一聲暴喝,夫婦倆雙雙躍至江東兵船,迎面十數吳兵揮舞長刀攻殺而上,夫婦倆相距半丈,互為援護,兩杆長槍使將開來,寒星點點,密集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