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師徒(第3/4頁)

和上一次出關不同,李珣這一次出來,心情卻是興奮得很!

用了近三個月,他終於將“金丹真息鎖構體”穩定了下來,即使是血魘、陰火齊出,也拿其無可奈何。而在長達數月的精神、肉體雙重磨練之下,這一體系的穩固,已足令李珣感到自傲。

李珣以金丹為中心,操控真息流轉,將身體每個部位都納入體系中,使之渾然一體,全身再無半點虛處。

如此境界,其實已到了“海上生明月”的大成之境,但林閣提醒過他,境界雖到,然火候卻可能不足。靈犀訣最忌狂進猛取,根基不穩。

正因為如此,李珣的“化氣篇”雖已到頂,卻不能急著修習“化神篇”,而是要依次將各階段的功課做熟了,再求境界,便可水到渠成。

李珣知道此時若一味閉關,必無好處,也就不再給自己訂什麽計劃,只是每日在山上閑逛,偶而去萬仙台尋靈機,或是找單智培養關系,將緊繃了數月的心情緩解一下,也算有勞有逸。

而這些日子裏,頗值得一提的,便是他和林閣關系的變化。

自那個掃雪之夜後,李珣與林閣在無形中親近了許多。

李珣開始明白,林閣其實對他並沒有什麽惡感,只是性子淡漠,不願在他身上耗過多精力。因此他們師徒倆的感情,永遠別想如“情同父子”之類,但若李珣刻意討好,林閣卻也不至於厭煩。

也許是因為掃雪之夜時,李珣一時意氣作怪,因此對林閣這般淡漠的神情倒也不在乎,他並不想搞什麽“情同父子”。

即便是他的親生父親,平日裏一樣會考他功課,傳授他在宮廷生存的技巧,與林閣現在的相處也差不多。

李珣反覺得這樣比較自然。

所以,他也沒有刻意去加強兩人之間的關系,只是一想到的時候,就去那個小樓裏向林閣請教一些疑難,偶而也說說閑話。有時候,甚至為了沖一壺香茶,整個下午都磨在那裏,兩人在裊裊茶香中相視無言。

不得不說,李珣和林閣是非常相似的人。

林閣生活考究,喜好精品古玩,極注重生活質量,每一件用具都有出處,其行為已近乎奢華;而李珣出身王侯世家,小時候便是錦衣玉食,且常出入宮廷,見多識廣,對各類精致的玩藝都有見地。

李珣見林閣的習性如此,也是刻意奉迎,雖然平時不多話,但每在關鍵處,都有精到見解,頗受林閣贊賞。

一來二去,兩人見面時,雖還是平平淡淡,但總不再有那些隔閡,林閣的小樓也開始允許李珣自由出入,兩人倒更像師徒了一些。

這一日李珣閑來無事,又昨夜大雪,便早早爬起,跑到雪峰之上,找一株梅樹,在花瓣上取了些白雪化在壺中,運功冰住,一溜煙跑到了林閣的小樓處,準備用這“絕峰梅雪”沖泡些林閣珍藏的名茶,順便問些功課上的問題。

才走到樓外,便聽到裏面有人說話,嗓音嚴厲得很:“……不應如此,你是宗門首席大弟子,這些事務就應該由你來做!”

“這百年間,你做得比我要好,何必再換回來?”林閣只是淡淡的響應。

“做得好?做得好也要被人笑話!可知別的宗門是怎麽說的,堂堂明心劍宗的二代弟子之首,不知修煉養生,日日把玩玉石,沖茶喝酒,已是廢人一個……我洛南川做得再好,也怎麽都遮不住你的羞!”

門外的李珣聽得一震,原來裏面說話的竟是二師叔“玄冥劍”洛南川。這位二師叔與林閣同為清溟道人的弟子,但個性卻和清虛極像,都是嚴肅端正不苟言笑,三代弟子們都怕得很。

只是,洛南川的話也沒有什麽效用,林閣還是那有氣無力的模樣:“洛師弟的修養怎麽又倒退回去了?他人說便說,關你我何事?”

洛南川聲音變得低沉起來,卻更加嚴厲:“不關你我之事,卻關乎宗門之事!這樣吧,你不願去瑯琊水鏡之天也行,我代你去!

“近日北極夜摩之天糾集了數百個魔頭,聲勢浩大,要成立什麽‘散修盟會’,‘不夜城’的道友也飛劍傳書,邀各正道宗門齊聚,商議應對之策,師尊已應允派出二代弟子前往,這個就由你去!”

林閣低低一哼:“讓老三去!”

“老三正在閉關!”

“四妹?”

“遠在南方遊歷,怎麽趕得回來?”

林閣還不死心,將五弟、六弟、七妹,乃至二代弟子中不入嫡系的師弟師妹們都舉了出來,都被洛南川逐一駁倒,最後迫得沒法,便哼一聲:“我那徒兒最近練功沖關,我脫不開身!”

李珣方自一樂,卻聽到裏面洛南川一聲冷笑:“師兄說的好笑話!練功沖關?李珣!”

他裏面一聲喝,嚇得李珣手上一抖,差點將滿壺雪水都灑在地上。這才知道,原來洛南川早就察覺他在外面,這一下便讓林閣下不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