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二 未問是緣是劫(第3/9頁)

此次道德宗五位真人齊出,如此陣容,縱是放眼整個修道界也為數不多,惟有青墟宮和雲中居堪可一敵,那麽諸真人在途中究竟遇上了什麽兇險,使得紫陽真人都身帶隱傷?

道德宗百多年來一直穩居修道界諸派之首,派中弟子自然是看不大上別派的,就連紀若塵也隱約有著這種想法。雖然明皇下了詔書,令天下修道門派合攻道德宗,而且這些門派背後還有個謫仙隱隱撐著腰,但紀若塵也並未將時局想得多麽艱難。在他看來,只消道德宗諸真人聯手,跨越千裏不過瞬息間事,而後再以雷霆之勢出擊,除了青墟宮和雲中居,差一等的門派都有滅門之禍。天下聯盟的門派再多,道德宗也能一一擊破。

可現在看來,恐怕這個如意算盤是打不響了。

紀若塵有心開口詢問,不過還是忍了下來。可他的心思哪裏瞞得過紫陽真人?紫陽真人向他望了一眼,微笑道:“想不到那孫果還有些道行,居然能夠算準我們的行蹤路線。他召集了二十七名道行相若的修士,在必經之路上擺了個宿曜大陣。一番苦戰後,我等才破了此陣。為師道行遜了一些,受了些暗傷,一會還要勞其余幾位真人送你我回山呢。”

紀若塵又是吃了一驚,他看出紫陽真人受了暗傷,只是未想到傷勢居然會這麽重。

雖有三位真人一起動手,復刻真武觀大陣也足足耗去了半日辰光。陣法刻完,五位真人即行帶著紀若塵回山去了。

想來真武觀此次攔截中也受創不輕,是以回程一帳風順,並未受到任何阻礙。

剛進入太上道德宮的大門,紀若塵即感覺到宮內氣氛與下山時已大為不同。當時宮中仍是仙氣繚繞,一片盛世景象,僅僅是略略能夠感覺到一絲緊張。然而此刻太上道德宮中一片肅殺,人人面色凝重,腳步匆忙,再也不見往日的從容輕松。

紫陽真人回山後立刻閉關,紀若塵於是自行回院落中修煉,直到晚間雲風來探問他時,才問起宮內最近究竟出了什麽變故。

雲風面色一暗,過了片刻方嘆道:“你隨我來吧。”

紀若塵披衣起身,隨著雲風穿房過巷,片刻後來到了太上道德宮一角。這裏青瓦灰墻,黑石鋪地,一片陰森肅殺,與宮內其它所在迥然有異。在這個偏僻的角落裏,只有一座黑木蓋成的偏殿,有門無窗,再無其它附屬建築雕飾,紀若塵甚至能夠感覺到縷縷陰氣正不斷從門縫中彌散出來。這座偏殿本是用來供在莫幹峰上橫死的孤魂野鬼轉世前暫且棲身之用,不過無論是人是獸,莫幹峰上經年也難得遇見一個橫死之魂,就是有也多是不小心失足摔死的異獸之類,所以平日這座偏殿看起來與宮中其它地方也沒什麽不同。可現下殿中陰風如此濃重,還不知殿內藏著多少陰魂!

吱呀一聲,雲風推開了殿門,一縷帶著透骨冰寒陰風立刻撲面而來,幾乎令得紀若塵無法呼吸。

他隨著雲風走入殿內,環顧四周,本來沉靜的面容也不禁微微變色。

殿堂並不如何寬大,只是過於陰冷,才顯得十分深幽。殿堂盡頭擺放著一尺寬窄的香案,燃著一對慘白色巨燭。燭火熊熊,光芒卻十分微弱,不過照亮了周圍三尺見方的地方。

青石地磚上,此刻整整齊齊地擺放著二排屍體,幾乎沒有二人落腳的地方!

這些屍體面目栩栩如生,身上傷痕不一,傷口處血肉新鮮,偶爾還會滲出一滴血水來。憤怒、不甘、恐懼、驚疑,種種死前瞬間的情緒都凝固在他們臉上。看上去這些人象是剛剛死去一樣,空中尚隱隱可見飄來蕩去的魂靈,還未找到黃泉入口。

盡管服色不一,不過內中有幾張紀若塵熟識的面容,看來這些人都是道德宗在山外巡行歷練的年輕弟子。內中有兩個已到中年的道士,紀若塵記憶中他們功行可是十分深厚的,未曾想竟也走上了這條不歸路。

“這半個月來,我宗隕落的門人都在這裏了。此殿隔絕陰陽,能使魂魄不散,肉身不腐,暫作他們身故後的棲身之所了。”雲風聲音平淡中帶著些許無奈。

此殿功能隔絕陰陽,紀若塵是知道的。但他一不明白何以半月時光道德宗竟會損折三十門人,二來這些屍身擺放此殿,就形同於被囚禁起來,魂魄也不得往黃泉輪回。道德宗建此殿的初衷是秉著一片善心,在那些橫死冤魂淪入黃泉前洗去血孽,以免死後受苦。可是眼下以此殿存放門人屍身半月,實際上形同於將門人的魂魄拘禁了起來,這又是為何?

雲風似是知道他心中所思所想,苦笑一下,道:“若塵,你也通曉卦象之道,不妨起上一卦,算一算我宗的運勢若何。”

紀若塵依言起卦,片刻後面色忽然一變,訝道:“逆天而行,當受天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