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相約(第3/3頁)

在那青衣女子的瞳中,同樣映出了數道漣漪,久久不散。

恰在此時,一聲有若霹靂的大喝傳來,驚散了青石瞳中的漣漪:“兀那蠢物!你好大的膽子,如何敢放走萬年天妖!”

青石慌然轉身,見身後已立了一個高她數倍、周身金甲的仙人,正向她怒目而視。而無數天兵已如潮水般自她兩旁湧過,向天河邊追去。只是到了河邊時,他們卻無論如何也不敢再踏前一步。天河弱水罡風,縱是上仙也不敢輕渡,這些普通天兵又如何敢踏進河去?

青石微覺驚慌。她剛剛脫胎化形,一切皆依本能行事,此時靈智尚未全開,全然不知大禍已自臨頭。

金甲仙人上下打量了一番青石,嘆道:“罷了,天妖此刻已逃回玄荒。你這蠢物犯下大罪,隨我去見仙帝吧!只是憐你修行不易,方始得道化形,就要受天雷殛體之刑。”

青石還未明白金甲仙人言中之意,就聽到嘩啦一聲響,一雙纖手已然多了一副鐐銬,一名仙卒將一面玉牌向她一招,一道光華當即將她罩住,就此吸入到玉牌之中。

“大膽蠢物,你可知罪嗎?”

直至這記喝聲入耳,青石才從恍惚中醒來。她舉目四顧,見不知何時已身處一座輝煌天殿中央。大殿以青玉輔地,以白石為柱,四角銅獸香爐中氤氤氳氳,正燃著不知名的香料。大殿四檐之上,皆有青金異獸坐守。

大殿中空中一聲,惟青石跪於殿中央,絲毫動彈不得。

她的正前方,有一道翠玉長階,一路向上,直伸入茫茫雲中。那聲斷喝即是自雲中飄下,落於階前。

她心下驚慌,又覺不解,全不知自己何罪之有。

此時又有一個聲音傳來:“陛下,此蠢物私縱天妖,雖是無心之過,然則其禍無窮,依律本當將其打入陰潭,永世承受極寒蝕體之刑。姑念其剛得化形,靈識未開,故只處以天雷殛體之刑即可。”

青石微微顫動,她並不知天雷殛體是何刑罰,然則隱隱感覺,億萬載修得的神識,恐怕要就此去了。

“陛下!臣以為不妥!”

青石全身一震,她記得這個聲音,那每五百年就會在她身邊響起一次的聲音!

“陛下,此次天地間機緣混亂、陰陽相沖,方使那天妖得脫所困。若非天地劇變,她仍只是一方青石而已。她縱然脫卻石衣、修成仙體,靈識也未盡開,如何識得天妖?她雖然當罰,然念其修行不易,臣以為天雷殛體之刑過重了!”

前一個聲音轟轟隆隆地傳下,已有怒意:“大膽!她縱走天妖,罪無可赦,天雷殛體、毀去她過去未來一切因果,已是莫大的恩典。你不過是小小的四方巡界之仙,又如何敢在此殿胡言?陛下,若此等罪過都可赦免,天律將置於何地?朗朗仙界,殿前神仙,又將如何感受呢?”

此時九重天上白雲忽開,隱隱現出一座仙宮,紅墻金瓦,白玉欄杆,紫雲繞墻,巍巍峨峨。青石忽然感覺有一道目光自自己身上掃過,那目光溫潤柔和,仿如蓮花拂面,令她一時驚惶盡去,心下踏實了許多。

此時天上傳下一個語聲,溫和淡泊,不怒自威:“青石縱走天妖,其罪已明,依律當處天雷殛體之刑,大羅天君所言並無不妥。”

“陛下,臣有一言!”那巡界之仙又道:“青石在此時修煉成形,縱走天妖,溯其根源,乃是因臣頌讀天書,為她聽去,依法修煉而至。是以青石此罪,理應由臣共擔才是!”

仙帝默然片刻,方道:“你巡視四境,累有功勛。也罷,這也是你塵緣未了。既然你願與她共擔此罪,那即罰你二人清退仙班,打入濁世,承受百世輪回之苦。”

聽到清退仙班、打入濁世幾字,青石不知為何,心底忽有寒意湧起。只是她眼前一花,那五百年得遇一次的仙人已出現在她面前。

他緩緩解去束發琉璃盤龍珠,脫下仙風遊雲袍,又散去足下蓮花,與她並肩跪於大殿中央。

此時九重天上,仙宮深處,鐘聲悠悠響起,揚揚灑灑,四下飄散。

大殿鋪地青玉忽然盡數散開,青石與巡界之仙就此向下墜去。她只覺茫茫雲霧擦身飛過,罡風刮面如刀,雲霧深處,又有種種兇厲景象,心下正慌時,手上忽然一暖,已被人輕輕握住。

這一握,握定了百世輪回,千年塵緣。

方知道世間故事,原有根本;順緣逆緣,皆是前緣。

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