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七章 西大營亂(第2/2頁)

夜色裏的血魔,最擅長的就是隱蹤匿跡和偷襲,而且它並不確定,那些追兵會不會動用大型軍械,所以直接發揮了最快的速度,殺向了那些追兵。

追殺永樂逃兵的,是執法隊的憲兵,他們早早就接了軍令,見到這種騷亂,毫不留情地追殺和鎮壓——鄭王固然是愛兵如子,但是士兵都要叛逃了,那當然就不用手軟。

憲兵是很強悍的,但是他們做夢也沒想到,才追了沒多遠,最前方的同僚,就一個個地爆裂開來,化作了漫天的血霧。

這情景委實恐怖,但是更恐怖的是,他們竟然看不到兇手在哪裏。

連續死了十余人之後,執法隊的其他軍士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恐怖,齊齊呐喊一聲,轉頭就跑——他們再是憲兵,因為很少執行軍法,心腸就不算太硬,心理承受能力也要差點。

就在此刻,那執意叛逃的軍官眼珠一轉,領著十余人竟然又殺了回來——看到執法隊的慘象,就算是白癡也想得到,是雷谷的人出手接應了。

既然已經確定有了接應,他心裏大定,就又開始盤算了,我已經殺了正職,而且帶著永樂兵逃跑,成了鄭王不可饒恕的死敵。

既然已經這樣了,那麽,他不介意在死敵的路上,走得更遠一點。

所謂的“時勢造英雄”,說的就是他這種人,平日裏不顯山露水,一旦在亂世中抓住時機,就會一搏到底,不是出人頭地扶搖直上,就是一敗塗地身敗名裂。

殺回去的過程中,他不住地大喊大叫,說雷谷已經打進來了,鄭王勾結揶教,早晚是死無葬身之地,大家快點反正吧,識時務者為俊傑。

要知道,他本來在西大營裏,就算得上一個有點地位的軍官,認識他的人非常多,其他士兵看到這一幕,第一個感覺就是——濃眉大眼的朱時茂都叛變了,我還硬撐著做什麽?

軍營裏原本就是人心惶惶,全靠著一股慣性,在維護著秩序,一旦出現裂縫,就像雪崩一樣,根本是人力無法挽回的。

就在雪崩即將發生之前,十幾名精悍的軍官和軍士沖了過來,要圍堵住這個不安定的家夥——只有阻止此人的瘋狂,才能挽救了大營。

但是非常遺憾,他們的反應有點慢了,雙方才陷入纏鬥,兩名真人就淩空沖了過來——李永生和祭強接到消息,瘋狂地趕過來支援。

僵持的局面,在幾息之後就打破了,真人的參戰,讓大營裏的軍士生出了更多的惶恐。

到了這個地步,誰也不能阻止騷亂的蔓延,為了讓大營更亂一點,有人還開始四處點火。

點火的到底有些什麽人,這不太好統計,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李永生也參與了這一行動。

他點火不但是為了制造混亂,也是為了能及時地脫身——大營越亂,他就越好脫身。

至於他脫身的目的,也很簡單——要防備東大營有人來偷襲。

西大營這裏亂成一片,東大營的指揮官若是有點見識和膽子的話,就應該抓住這個機會,派出奇兵來偷襲,哪怕勝不了,只要能造成足夠的混亂,就夠雷谷喝一壺的。

雷谷雖然強勢,但是人數太少了,這是致命的缺陷。

不過非常遺憾的是,東大營的主官並沒有抓住這難得的機會,居然沒有任何的反應。

這令李永生感到有些意外。

然而,更意外的事情還在後面。

等到天色大亮,西大營徹底淪陷,相關的軍官死的死逃的逃,這時居然混戰依舊在繼續。

這實在有點不可思議,不過很快地,大家就知道了,原來桐河兵跑出來之後,眼見獲得了安全,就又想起了跟希山兵的仇恨,竟然又殺了回去。

兩個縣的關系,從來就不怎麽好,又是在昨晚剛打過一架,因為有其他軍士的參戰,昨天桐河人吃了大虧,今天當然是要找回場子。

然而事情到此,還沒有結束,恰恰相反,這僅僅是另一場混戰的開始。

桐河兵找場子,當然要爭取永樂兵的支持——大家昨天都吃虧了,可是混戰沒多久,簫陽人又參與了進來。

沒錯,大營裏沒有幾個簫陽兵,但是大營外面,起碼有四五千簫陽人。

簫陽人出手,最先針對的就是桐河兵——永樂縣那一戰,簫陽和桐河是結了大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