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可以攻石

沈煉一直以元神本源之力,替朝小雨穩住傷勢,自然清楚她的變化。

那得道了身真經的這一段妙旨,顯然是專門為朝小雨所講述,將元神仙道和神道說解透徹,內容直指朝小雨所受傷勢的根源。

但他既然不著痕跡,只是講道,沈煉和朝小雨就不能點破,大家心中有數便成。

王師道講完之後,便從歲寒三友開始,輪流講道,無分修為高低,見識短淺,眾人皆正襟危坐,凝神細聽,即便有些道理自己已經明白,等別人再說一次,從不同角度來看,也有所收獲,或者是拾遺補缺。此亦是道者交流之目的,畢竟他們遠非全知全能,便是見微知著的聖賢境界,亦非能在任何事物上體現。

不知不覺就輪到了朝小雨講,眾人此時進入狀態,愈發專注,且看這位了不起的羅教聖女,能講出什麽樣的道。

朝小雨手掌羅教生殺大權,見慣風雨,自然不會怯場。

她美目一渺,環視周遭之人,微微述說,若黃鶯婉轉,鸞鳳輕啼,一顰一笑間,自有國色天香,炫人眼目,而她說的居然也是‘得道了身真經’。

摒棄目色之迷,究其實質,稍稍品味,此間之人,就發現其實還是有所不同,王師道所言那段妙旨,包攬萬象,可謂萬法之宗,但是朝小雨口中所言,卻是另辟奇徑,從‘神’著手。

那‘太初有神,神與道同在’,眾人向來已經聽慣,本不足為奇,可朝小雨說來,洽入九蓮大法的精微神妙,別開天地,又自成機杼,上述宇宙之大,下述萬物之神。幾下就讓眾人沉浸其中,難以自拔。

待其語終,余韻不絕,若非眾人矜持,怕已經滿堂喝彩,即使抑制住失態的舉措,也各自注目朝小雨,充滿嘆服之意。

這並非是因為朝小雨在一眾人講道中,言談最為清妙,而是因為她在短短時間消化了王師道所言妙諦,又重新闡發,自然當得起眾人由衷嘆賞。從沈煉橫空出世,侵奪造化玄機後,讓數百年來其余英才黯然失色,到這時他們才想起,朝小雨畢竟是九蓮教歷代傳人中,最為出眾的人物。

有朝小雨珠玉在前,眾人更期待沈煉這位譽滿人間的青玄掌教會講什麽出來,還是會略微藏拙,並不透露那同為世間無上法太虛神策的絕妙。

他們心中雀躍,面色如古井無波,至於歲寒三友,卻是沒有遮掩情緒,探目沈煉,極為好奇。畢竟三人年高德劭,身份頗不尋常,其余人倒是不好效仿。

王師道輕撫下頷的短須,略有笑意,他可是知曉,自家小師弟對沈煉是欽贊有加。

沈煉就在那平平穩穩坐著,神色恬淡,靜若古鐘,直到朝小雨講道完後的余韻開始消減,才緩緩開口,如深山古鐘,被銅錘撞擊,發出清悠的道音,引動天地元氣匯聚,在虛空結出一枚枚放著柔和白光的字符,浮浮沉沉,流動不止,有優美絕倫的旋律。

每一個音節的吐露,皆扣人心弦,但又如飛鴻踏雪泥一般,入微處了然無痕,好教人以為是春夢一場。恍恍惚惚間,眾人仿佛看見了蒼茫無涯的高天,待沈煉音節重處,卻又自然而然體會到了大地的厚實。

然後天空出現朗日,太陽生火,光芒無限,散出的熱量徘徊在天地間,成為生命的溫床,太陰如水,澤潤世間,隨著歲月流淌,在熱氣和冷意不斷交鋒的局面中,某一刻,大地忽然就有了綠意,隨之萬物滋長,天人化生,便有了這個世界的生命起源。

沒有驚天動地的神芒,沒有神造萬物的浩瀚偉力,一切的一切俱是順其自然發生。

天是金行,地是土行,太陽是火行,太陰是水行,萬物滋生便是木行,沈煉縱然不言一字於五行,五行化生,盡在其中,亦讓人若醍醐灌頂,皆有所得。

知止觀多年來獨立於天門峽中,觀內觀外本是兩個不同天地,如今在沈煉五行之道的妙諦下,道音裊裊,飄動虛空,元氣結字,虛室生白,內外間竟有貫通的趨勢。

外面激流的碧水,滔滔聲傳進了觀內,似乎沈煉宣講的妙道,連河浪聽了都欣悅不已,不住點頭。

白雲聚在知止觀的上方,久久不散,飛禽在外面組團起舞,走獸匍匐低吼。

這裏的主人本是王師道,可盤坐在觀內的沈煉,在眾人靈台紫府中顯化法像,如若佛陀臨世,充塞天地之間,偉岸浩大,此刻他便是五行大道的化身一樣。

道音一絕,沈煉面露清淡的微笑,執著朝小雨的手,不看旁人,施施然出了觀門,余者更無一話,也無一人覺得他目中無人,只覺得沈真人雅致高遠,興致已盡,便無話可言,留有余味,教人琢磨。

待得河聲遠去,飛禽不鳴,天地寂然,眾生沉默。

王師道方才輕聲一嘆:“我聞昆山之玉,可以攻石,余做頑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