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晦明一得自由,急忙道:“主持你還是將這經書給我吧。”

他看法海似乎並不太在意經書,便說出此話。

法海道:“這《天魔經》就留在我這裏,你隨我回去吧。”他將晦明一抓,晦明只眨了眨眼皮,就到了寺院內。

法海將這經書揣進袈裟裏,懶得去管晦明如何,金光寺自有戒律堂,他要是鬧事,自有僧人懲戒。

他並不在意寺院的權利,於他眼中金光寺的一切,並不值得他多費心思,只要在他出去尋寶月時,別弄出什麽亂子就成。

此夜法海靜室安坐,身上有金光湛然,他正修行自月光菩薩傳下來的佛法。

只是月光菩薩是人身,他是妖身,雖然高深佛法都被寶月尊者對他詳細講解過,其中一些關隘,仍舊闖不過去,令他還有些心浮氣躁。

他本是妖族,即使有了些修身養性的功夫,此時也難以入定,便將那卷天魔經拿出來。

法海不知,這卷天魔經正是寶光偶然所得。

寶光佛法深厚,只是未得明心見性,故而那金身羅漢的功果總是成就不了,後來神通喪盡,反而因禍得福,佛心精進。

得了天魔經後,便知此魔經雖以旁門入道,可是一些邪術,無不直指人心,即使於佛門了性以及道家斬破虛妄都大有啟迪之處。

但是正因為它涉及到心靈微妙之處,故而一旦有了差池,很容易就墜入魔道,迷失自性。

非得是大智慧,以及破除‘貪嗔癡’三毒,心無雜念者,方能將其中邪術駕馭。

寶光心知此經流傳出去,必然為禍不淺,但又以為這是哪位前輩先賢心血之作,又不忍毀去,直到圓寂時,也糾結毀不毀去。

最後時方才定念,請金剛寺的高僧於藏經玉匣中設下禁制,讓晦明將經書帶回金光寺,埋在靈機匯聚之地,日夜受佛法熏陶,將經文中的邪氣驅除。

將來縱有人再見到此經,也可以定住心神,不會沉迷其中。

至於能否有所成就,只看機緣造化了。

當時晦明曾問寶光為何不交給寶月主持,寶光笑而不答。

直到晦明回山路上,方才知曉,寶月禪師也圓寂了,才明白當時寶光的意思。

法海自持神通高明,修行千年,即使看到天魔經三字,也半分都不在意。

以他的修行,雖然不如道佛兩家的高人那般心性堅定,可是天魔也迷惑不了他。

今夜左右心浮氣躁,法海決意將天魔經瞧瞧,看看裏面究竟是什麽。

一翻開經書,裏面果然記載著許多絕妙的法術,但法海堪比地仙、羅漢之流,渾然沒將這些法術放在眼中。

那些涉及法術的他一概掠過,然後後面又是一段文字,講述天魔之道。

他本來自寶月尊者那裏得悉高深佛法,早些年遊歷世間,對於道家也有所涉獵。對於其中記述的天魔之道,一下子就看入了迷。

其緣故還是在於天魔之道,同道佛兩家的高妙,很有些相同之處,其中涉及到精神的論述,和寶月所講的月光菩薩經大有相合之處。

比如佛以千萬化身普渡眾生,生生不滅,其實就是將自身佛法道理傳播出去,只要能令人信仰,自然就等於千萬化身了,此是眾生即我,我即眾生。

落在天魔經中,就是凝聚自身心念種子,傳播在眾生中,只要其行與自身心念相合,潛移默化下,就能做那偷心之舉,化他人為我。

起初法海本以為自己見多識廣,又有高深佛法,故而不大將此經放在眼中,讀到後來,愈發覺得佛魔相通之處,可謂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佛魔之間,本無分別。

他卻不知當他心中有此念頭時,魔障已然滋生。

及到翻到最後,記載著一門天人化生之術,終於忍不住修煉起來。

沈煉在殺生觀中,緩緩睜開眼睛。他見了那般劍術以及血色長劍後,就知道他決然不是陳北鬥的對手。

雖然很不想承認這個事實。

入定是為了忘記見到的畫面,令心頭重歸澄凈。

只是無論如何,靈台間那一抹血色,終歸不能消弭。

方雁影在沈煉入定時,就在外面守著。因為關於師尊的事,她還有許多要問的,但沈煉從外面回來後,就一直入定,她沒法去打擾。

冷清的夜裏,殺生觀比從前更加幽靜,甚至沒有蟲鳥在附近鳴叫,來營造蟬噪林靜、鳥鳴山幽的靜謐畫面。

即使沈煉滌蕩走了殺生觀裏的殺機,可出於生靈的本能,外面的生靈,並不敢擅自進入殺生觀的地界。

整座觀中,僅有方雁影和沈煉兩個活物。

因此方雁影總覺得觀裏,彌漫著淡淡的哀傷,她有些不敢閉眼,怕一閉眼就看到李元亮他們。她有些不敢面對這些同門,怕他們問,為什麽他們都死了,唯獨她能夠獨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