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弦歌台上,偶聽是昔流芳(第3/4頁)

“豈有此理!”沒想到這書生立即擺出一副傲然的姿態,模仿韓菱紗的口氣陰陽怪氣地說道,“你脾氣這麽壞,還當什麽女人!”

“你說什麽?”韓菱紗這下可真惱了,上前一步,瞪著書上冷冷說道,“有膽子再說一遍。”

“沒有,沒有。”看著一下子冷靜了的少女,本來還準備繼續調戲調戲的書生,忽然感覺一股寒意襲來。這寒意很像是實實在在的存在,在正午的陽光下一下子滲入自己的骨髓。他猛地打了個冷戰,這一低頭,恰好看到少女腰間那對短劍,頓時更加忙不叠地說道:“不敢、不敢,小生先走一步!”話還沒說完,他便著急上火地吆喝著自己那只不開眼的狗,一起跑開了。

“雲天河!不要讓我找到你!”站在陳州大街上的人流中,妙齡少女望著天空悲鳴,“姑娘我自從遇到你,就變得衰事連連——現在連狗都欺負我!”

抱怨歸抱怨,人還是要找的。韓菱紗江湖經驗豐富,順著剛才雲天河二人走散的方向,問了問沿途固定擺攤的攤主,很快便知道兩人走散的路線軌跡。就這樣一路問,一路走,循著二人行走的路線,韓菱紗大約在拐過兩三個街角、走過三四條長街後,便在陳州城西南角的南壇湖畔,終於看見二人的身影。

“奇怪,這兩人怎麽會跑到這兒來?”韓菱紗有些奇怪地忖道。

沒錯,雲天河和柳夢璃,現在就在南壇湖畔。不過他們並非在湖邊欣賞湖景,而是身處湖畔一處特別的建築中。陳州,韓菱紗以前來過,自然知道雲天河二人所在之地,乃是本地一處名勝,名為“弦歌台”。弦歌台雖名為台,實際是一座孔聖人廟。不過,弦歌台和其他天下各處的孔聖人廟都不同,它不僅歷史悠遠,還直接和孔子有關。

原來,典籍中十分有名的孔子“厄於陳蔡”,就是發生在此地。當年孔子和學生們因為“宣揚不正當思想”,被不明真相的陳國百姓圍困在韓菱紗眼前那座南壇湖小島中。不過孔子既然身為聖人,心理素質自然絕強。在糧食耗盡之際,他教弟子一起挖掘島畔南壇湖中的蒲根作為食物,前後七天,最終脫困。

於是,“孔子厄於陳蔡,絕日弦歌不止”,後人根據這個典故在南壇湖中小島上建築聖人廟。又為了朝拜方便,便在正對小島的南壇湖邊建了殿堂,取名為“弦歌台”。弦歌台又名厄台、絕糧祠,按韓菱紗的理解,總之就是紀念聖人當年糗事。

當歲月流逝,當年的往事漸漸淹沒於歷史的風煙。後來當地的普通百姓,對“弦歌台”之名望文生義,將此地漸漸變成歌舞娛樂之所。對孔聖人當年風骨情懷的祭拜,轉到南壇湖中小島的聖人廟中專門實行。如此功能分離,倒是陳州人一件兩全其美的創舉。

略過這些風土人情不提。再說韓菱紗,見雲天河二人已在弦歌台中,她心中腹誹道:“他們倒是腿快。”雖然心中抱怨,她還是趕忙走了過去。

來到弦歌台中,韓菱紗看見雲天河和柳夢璃已在正殿中央,正背對著自己不知道在看什麽。

“好哇!總算給我找到了!”韓菱紗快步走上前去,高聲招呼。

雲天河一聽見韓菱紗的聲音,趕忙回頭,十分開心地招呼道:“菱紗,你快來!”

“來什麽來!你又到處亂跑!嫌以前闖的禍不夠多是不是!”韓菱紗白了他一眼。

“我、我剛才也不知怎麽,不知不覺就走到這裏來了,呵呵。”雲天河撓了撓頭,訕訕說道。

“你啊……”韓菱紗正要責怪,卻聽柳夢璃出聲說道:“菱紗,是我不好。我見雲公子看新奇的東西看得入迷了,越走越遠,本想把他喊回來,結果卻也跟著……”

“唉!好夢璃,你別事事都替這傻瓜擔待。”韓菱紗倒覺得柳夢璃對少年太過擔待了,“不是怪你們,四處逛逛也沒什麽啦,可千萬別不打招呼就消失,害我擔心。”正說著,忽聽雲天河道:“菱紗,我想買樣好東西。可我身上沒錢,你有嗎?能不能給我?”

“……居然還有臉說,一點不知反省……真服了你!”韓菱紗氣沖沖道。

“反省?”雲天河抱著雙臂,說道,“我知道啊,爹說過有句話叫‘一日三省吾身’,意思是一天要反省三次。可是今天的三次我都用完了,所以剩下的留到明天再做。”

“呃……”韓菱紗真不知該說什麽好了。

“我看……不如先聽聽雲公子說的吧,他這次倒也是一番好意呢。”柳夢璃柔聲說道。

“唉,說吧,你到底想買什麽?”韓菱紗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

“喏——”雲天河一指大殿中在旁邊站立的一人,“我要買那個!”

順著雲天河指點的方向,韓菱紗仔細一看,正見那裏有個素淡衣裳的美貌女子,身前的案幾上放置一具古琴。見眾人齊朝她看來,那端莊恬嫻的女子,十分優雅地向這邊微一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