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菩薩聽評書打賞 壇上半吊子福音(第3/4頁)

人群中還站著一位穿著粗布衣裳的大漢,竟然是船夫韋曇。再往周圍仔細打量,梅振衣發現還有好幾位是自己的神識不能輕易窺探的。他以前都沒見過,看來各路高人來得不少啊。

這麽多高人來參加一次並不算很起眼的布道法會,看來這登壇講話之人應該相當了不得,說不定有驚天動地的修為神通。梅振衣正在暗自思量,聽見台上鑼鼓響,這是法會即將開始的信號,台下的百姓都安靜下來,有人還在做合手頂禮狀。

“無欲無動,則無求無為;無求無為,則能清能凈;能清能凈。則能悟能證;能悟能證,則遍照遍明;遍照遍明,是安住樂緣。”講台周圍有十余名景教徒開始誦經,按法會的儀式,這是迎接講法之人登壇的墊場經文。

梅振衣聽了之後卻有些犯迷糊,想起了當年何仙姑登壇作法時念的“東請東方朔,西請西方朔”這一類滑稽的“咒語”。此時景教徒念的這一段經文,與梅振衣所了解的《聖經》以及相關的基督教經義扯不上什麽關系,聽字句倒有些像改編道家的《道德經》,又有些似乎是借自佛家的《金剛頂經》、《大光明經》。他略一思索,也就釋然而笑了。這不是什麽真正的嚴肅經文,只是一種江湖手段,編纂這樣一段經文念出來,似乎融合了佛道兩家的經義,普通老百姓平時有所耳聞但卻似懂非懂,很能糊弄人,氣氛顯得高深莫測,讓人不自覺中肅然起敬。——江湖手段就是筐,什麽都能往裏裝。

在一片神秘肅穆的氣氛下,布道之人登台宣講了。這是一位四十歲左右的男子,國字臉五官周正身材也很挺拔,穿著鑲邊長袍胸前掛著錦繡絲絳,看上去神氣活現還有幾分威儀。梅振衣看見此人微微吃了一驚,不由自主與知焰對望一眼。

他們不認識這個人,這倒沒什麽奇怪的,關鍵是這個人在神識中察看不出任何一絲異處,這與他見到清風、觀自在這種金仙、菩薩的感覺都不太一樣。梅振衣的神識無法窺探清風,只要清風收斂神氣,他甚至都感應不到清風的存在。看見了這個人,也無法察覺到他的神氣波動。

但台上這位男子,梅振衣的神識可以掃過他,對方就站在那裏,你看不出任何與普通人有區別的地方,察覺不到任何特異之處與破綻。如果在別的地方遇見他,是不會引起自己特別的留意與警覺的。這人的修為難道比清風還要高,已經到了徹底道法自然的境界?連自己都察覺不出任何異狀?

看知焰的眼神,與梅振衣完全是一樣的反應,她也沒看出台上之人的任何異常。

這時提溜轉從人群中鉆了過來,以神念道:“梅公子,我打聽出來了,今天主講法會的其實就是蕪州當地人,他姓江……”

台上的男子叫江泉居,今年三十七歲,蕪州南績縣人,從小就跟隨行商的父親去了玉門關外一帶,主要與西域人做生意,也信奉了景教。景教徒欲在蕪州立寺,他自告奮勇回到家鄉主持其事,以商人的嗅覺感覺到其中有利可圖。提溜轉還打聽出來不少東西,比如江泉居在蕪州發展的第一批“信徒”的就是他家鄉的三姑六婆七伯八叔等親族,拉著這批人來到蕪州城中擺開場子招集法會,一邊搞募捐一邊傳教。這江泉居最近還納了幾房小妾,說什麽跟了他就是投靠了阿羅訶大天尊雲雲。

提溜轉嘀嘀咕咕說了半天,說完後又要去打聽。梅振衣暗中喝止道:“今天到場的仙家高人不少,非你能隨意刺探,還是老老實實留在這裏,聽這位江先生開講吧。”

提溜轉說閑話的功夫,江泉居已經登台開講了,他今天講了兩出“經文”,一是“摸西天王出蠻荒記”,二是“馬大法王說救苦福音”。如果梅振衣沒有記錯的話,這些應該就是後世《聖經》舊約中的“出埃及記”與新約中的“馬太福音”。

但是江泉居講得好啊!口若懸河精彩紛呈,帶著評書風格抑揚頓挫,難怪有這麽多老百姓願意來看熱鬧,比和尚講經通俗好聽,故事幾乎都能聽懂還不用費什麽腦筋。講完經文後,江泉居在台上動情的呼籲道:“拿什麽奉獻給你,阿羅訶大天尊!”

然後就有人捧著小竹籮開始繞場募捐,老百姓也紛紛掏錢,蕪州富足且民風淳樸,台上的故事又講得那麽精彩,就算是聽評書也不好意思不打賞吧,更何況還是以“阿羅訶大天尊”的名義。

捧小竹籮收錢的有好幾個,其中一人繞的圈子比較大,走向了關小姐的水果攤前。清風不知暗中對關小姐說了什麽,關小姐微微一笑取出半吊子銅錢,分給了清風一半,等收錢的走過來,他們每人放下了二百五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