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煙塵鋪仙路 霧鎖凝翠崖(第2/4頁)

風君子卻沒管我怎麽回答,接著自顧自的又問了一句:“那你為什麽不殺人?”

“你到底想說什麽?誰會莫名其妙殺人?”我摸不著頭腦。

風君子仍然沒管我的回答,接著問:“七葉是英雄嗎?”

“你說呢?”我覺得風君子問話古怪,他嘴上說沒有答案,其實心裏一定有想法,分明是正話反說的意思,所以我來了一句反問。

果不出我所料,風君子說了一大串:“你我不認為他是英雄,但天下人認為他是英雄,他自己也認為自己是英雄,他不會認為自己做的事是錯的,原因就在於此。他的修為精進,在他那條路上越走越遠,原因也在於此。”

我接著反問:“那為什麽不殺人呢?或者說不隨便殺人呢?除了法律或戒律之外。”

風君子:“這是一個老問題了,如果在世俗間,人們會告訴你兩個理由,一個是宗教,一個是常理。宗教會告訴你那樣要下地獄;常理會告訴你因為你自己不願意,你也是一個人,也不希望自己被殺。假如你不相信地獄也不在乎被殺,那這兩個答案都行不通。你能給我第三個答案嗎?”

“唐老頭好像講過蘇格拉底的一番話,我還能記住。我們必須與自己相處,而且一生不能與自己相離,所以我們不願意殺人,因為我們也是人。我們不願意與一個可能也會謀殺自己的人共度一生。”

風君子:“也勉強算個答案,至少你說出了‘與自己相處’這句話。至少嬰兒的心境到了。你還記得我在善結大會上也提到嬰兒心境了嗎?”

“當然記得。你說了天下人對我的十六個字評價,又說了我對自己不是這番評價。我在想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自己,後來又想到其實那都是我石野。”

風君子:“說的好,可以傳你嬰兒的口訣了。我問你——《老子》這本書中,共有幾處提到嬰兒的概念?”

他這是要考我引經據典的功夫嗎?這句話一般人還真不容易答上來,不過我沒問題:“總共有三處,第一處在第十章中‘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第二處在第二十章中‘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第三處在第二十八章中‘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這些就是‘嬰兒’的口訣嗎?”我已經了解他的語言習慣,丹道口訣總是從經典中信手拈來,所以有最後一問。

風君子:“書背的倒不錯。這些都是也都不是,你還漏了一處。丹道中的‘嬰兒’也稱‘赤子’。《老子》第五十五章開篇是什麽?”

我答道:“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

風君子:“這一句才是口訣。”

我有點疑惑地問道:“這段文字你教過我,接下來還有一句就是‘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和而朘作,精之至也。’那不是我未入門前你教我的‘安神守竅一陽生’的口訣嗎?”

風君子點頭:“不錯,後面就是‘一陽生’的口訣。丹道修行轉了一大圈,你又回來了是不是?此時的一陽生已非彼時的一陽生,而是神陽出現前的嬰兒。過玄關而胎成,再經歷換骨天劫,你已經求證了返回先天的一種存在。那‘毒蟲不螫,猛獸不據’的意思就是這種存在已經是一種超越,它是發自純粹的內省;而另一個意思就是當你重新以混沌之眼再看世間時,要小心護持,不要再入輪回迷失。……丹道修行,以此最為兇險。”

“兇險?”

風君子:“是的。很多人只修大道,不修術法,也不追求神通。比如我教你的四門十二重樓丹道,如果只教這些沒教你別的東西,你會用那些神通嗎?”

“好像那些神通道法,丹道本身中無。”

風君子:“話雖這麽說,但有悟性的人可以觸類旁通,比如禦物、禦器之術丹道修行到一定境界自然就會掌握,師父也就順水推舟教了。但還有一種人,就是一心求大道不問神通,但到了嬰兒境界,神通自然而然就有了。所以很兇險。”

“什麽叫神通自然而然就有了?”

風君子:“所謂世間神通,無非是人平常五官知覺以及行為能力的延伸。在嬰兒境界中,等於全新自我的初生、成長,有全新的五官以及行為能力,它超越了平常人的知覺範圍與能力,那就是有了種種神通。此時如果心智失控,舉止失常,就會落入到舊的輪回中。這就是兇險所在,甚至不是他一個人的兇險,而是周圍很多人的兇險。”

“我明白了,所以師父往往教弟子種種術法,提前學會各種神通,而不等到嬰兒境界中自發俱足。這樣不至於一時之間心智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