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埏埴以為器 天心神用之(第2/4頁)

七葉此時又站了起來,將呈風節取出,雙手斜持在胸前說道:“第三問,也是我今日論道的最後一問。”在場的很多人感到有些意外,難道他要一問了結嗎?有些晚輩弟子甚至覺得興奮,因為問道結束之後就要真正動手鬥法了。我也微微皺了皺眉,七葉既然說這是最後一問,那麽風君子也剩最後一問了,這第三番互論交鋒我總覺得有什麽事要發生。接下來的事情果然不出我所料!

七葉:“何為用?”

隨著這一句話的出口,七葉發出的神念與剛才明顯不同!有一種浩蕩的氣勢向風君子席卷而去,帶著淩厲的威壓之勢。這是我所見過的最高境界的精神力量,七葉顯然不僅要用神念來交流,還要用神念來相鬥。風君子現在要答話就不僅僅是口舌之爭了,還要以法力相抗,否則七葉神念中的力量會壓的他根本說不出話來。風君子不僅要對言,開口還要破法。

淩厲的精神威壓只對風君子一人施展,於此同時七葉依然用神念向場中其他人發出了自己這一問所要表達的信息——

天地萬物“用者為神”,那麽萬物存在的意義就在於器用而已。不論哪一種族類,都有其存在與滅亡的規律,修行就是要找到這些規律背後的本源力量,並且掌握它,這是世間最大的器用。人世間的法律也好,修行人的戒律也好,哪怕是天條也好,都是為了更好的器用。因為索取無度不得法,會損傷天和、損失器用。

所以有同樣的道理,當戒律本身也限制了器用之時,戒律就要改。既然不害之可以取用,修行人一身神通,也應在世間行有用之事。只要與世人、與天地彼此無傷,就不應該束縛手腳。修行中人也應放之江湖,在世間用神通,讓他人取其用,讓自己有所得。修行三大戒前兩戒可以不改,但那最後一戒——不得以道法在俗世間牟利私用,應該修一修。

好一個七葉,終於把要說的話說出來了,而且是在論道中以神念發出。他很聰明啊,選了“物用”這一題,才有這個機會開口。問道的規矩是不分高下,暫時也放下對錯,只圍繞著對“道”的思考,正反兩方面都可以談。所以他這一句話雖然不符道統,但別人也不能說什麽,事後也不能追究他的責任。只要影響造出去了,七葉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天下人都會知道七葉不僅另開宗門,而且有另立宗法之意。有這個心思的江湖散人或者敗類弟子還不紛紛投靠海南派?

他用神念攻擊逼住風君子,讓他不好答。只要風君子心神稍一散亂,就無法反駁,那麽在場有很多人的心神就會隨七葉而動搖。先論道後鬥法,其實論道未完,鬥法就已經開始了。

七葉的話問出來了,神念也發出去了。但他仍手持呈風節站在那裏,那股浩蕩的精神壓力如九天罡風不散,仍然凝聚成犀利地威壓逼向風君子。

風君子面無表情,眼神中甚至露出了幾分嘲弄之色。他將黑如意交還給果果,又從阿遊手裏拿過茶壺滋溜滋溜喝了幾口茶,還咂了咂嘴。似乎在七葉的神念威壓下毫無反應。

茶喝完了,風君子才又拿過黑如意也站起身來喝道:“當者為用。”

他這句話沖擊力很大,眾人都覺得耳膜被震的嗡響。似乎這聲音也有實質,帶著無數極其細微的震顫發出,將七葉施向他如罡風般的無形神念都定在了空中,然後像看不見的玻璃一樣碎裂消失。他開口破法倒是很幹脆,一點都不拖泥帶水。同時一揮黑如意,神念磅礴而出。風君子這回送出的信息不太客氣,意念中也有鋒芒,雖然神印交流不可能說什麽粗話,但我也可以“翻譯”成他平時的語言——

戒律阻擋了你取萬物的器用你就要改戒律嗎?如果我也陰擋了你的器用,你是不是連我也得改了?如果萬物不給你成器之用,你是否連萬物也得改了?我也不滿修行戒律,但是我尊重,我也會維護它,就像維護我自己的尊嚴。因為我知道它為什麽會存在,你可以說它種種不是,但是沒有它是萬萬不可以的。

我本來以為我今天與七葉在論道,沒想到對面站的是西方的那個上帝!你去做上帝再去創造一個世界吧,不要站在面前汙了我的耳目。如果戒律與道不合,我也同意修改,但我絕對不同意你說的那些理由。

你先說一說神通從何而來?神通從修行而來,因為道之修行而讓你得到了神通,這就是你取修行之用。相比俗人,你已經得到了莫大的好處,從身體到靈魂極大的自由。這是用世俗中的任何財富和權勢都交換不來的,難道你還不滿足嗎?如果你能用世俗私利交換道法神通,那一樣也可以用道法神通牟取世俗私利。如果不能,反之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