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開扉招惡客 揮手斬方圓(第2/5頁)

“我是天下第三,第一是誰?是守正真人嗎?第二呢?”

風君子得意洋洋地搖頭道:“七葉可稱第二。至於第一,當然不是守正,守正可以算古人了!是坐在你面前的我——風大神仙!……怎麽吃到現在還是涼菜,熱菜呢?你去廚房催催。”

等我和紫英每人端著兩盤菜再回到君子居的時候,風君子已經爬在桌子上睡著了。他的口水都流到了桌面上,還發出了輕微的酣聲。這小子,幾天幾夜沒閑著,實在是累壞了也困壞了。紫英在我身邊輕聲道:“大清早空肚子喝酒,能不醉嗎?剛才你門沒關好,我就聽見他在裏面喊什麽‘我風大神仙’,肯定是喝高了!……小野,你把他抱到辦公室的沙發上去睡吧。”

……

兩天後,我從紫英那裏拿了一筆錢,回石柱村去看父母,順便也去找金爺爺。走進村口,遠遠地就看見我家院門前停了幾輛手扶拖拉機還有幾輛自行車,看來有不少人來串門了。雖然周圍都是遠親近鄰,但我家一向門庭比較冷清,很少這麽熱鬧。

走進家門,還真有不少人。有認識的有不認識的,足足有十來號。這些人都在堂屋中圍著我的父母說話,七嘴八舌的我也沒顧得上聽。有人看見我,站起身來滿臉笑容很熱情的打招呼:“唉呀,石野回來了!大孝子又回來看爸媽了?”

有人和我打招呼,大家立刻都把注意力轉向了我,紛紛過來就像招呼親兄弟一樣向我問好。堂屋裏本來已經坐的滿滿當當,立刻就有人讓出了最中間的一個座位,反倒把我的父母都晾到了一邊。我有了一種大領導下鄉來視察的感覺。從小到大,我在村中一向就不怎麽招人待見,什麽時候突然變的人緣這麽好了?

我和父母打了聲招呼,還沒來得及和眾人說話,妹妹從裏屋走了進來。她一把拉住我大聲道:“是我叫哥哥回來的,我找哥哥有事。哥哥,外面人多進來說吧。”說著就把我拉進了裏屋,關上了門。

我莫名其妙地問妹妹:“小文,怎麽了?”

妹妹一撇嘴:“哥哥我告訴你吧,外面有一大半不是好人,都是來找爸媽借錢的。天天來吵吵鬧鬧的,就像我們家欠他們一樣,吵的我都沒法做作業。”

聽妹妹一解釋,我才明白怎麽回事。這大半年來,綠雪茗間和知味樓都很掙錢,我一共給過父母三次錢,每次一萬總計三萬。可以說除了還給宣花齋買筆洗的五萬之外,我剩下的錢大部分都給了家裏。父母的生活很節儉,他們也習慣了節儉,一直沒怎麽花。兩個月前我們村石小三的媽媽生病了,需要住院做手術。小三家裏不富裕,小三的爸爸四處張羅著借錢,借來借去怎麽也湊不夠至少還差五千。我父母生性樂於助人,就借給了他們家五千塊,也沒說什麽時候還。

小三媽媽住院動了手術,當然有好事者要問錢是怎麽湊齊的?小三的父母都連聲感激遇到了好人,錢是我爸媽送上門的。後來村裏就傳出了風聲,就說我石野在城裏做生意發了大財,拿錢回來孝敬父母了。這風聲一傳開,隔三岔五就有人上門借錢。開始的時候都找借口,不是親戚出了事,就是做生意賠了本,後來幹脆就說手頭緊缺錢花。

這裏不得不介紹一下此地鄉間一些不太讓人舒服的現象。本來此地千年以來民風淳樸,可是幾十年前經歷了一個說假話、人整人的長期動亂年代,很多人心眼也刁了。如果大家都一起過窮日子或好日子,倒也相安無事。可是改革開放這十年來,鄉間有了變化,也就有了事端。

比如說我們村裏有一戶人家,老兩口帶著兒子承包了一大片漁塘。第一年大家都在議論,說他們家膽子太大,投那麽多錢賠了怎麽辦?結果第一年起早貪黑的,收成很好,沒賠本。第二年開始掙錢了。緊接著就有人上門借錢。借也借了,但是借的不多,這戶人家還要攢錢蓋房娶媳婦呢。結果你猜第三年怎麽樣?秋天的時候居然有人向漁塘裏投毒,一大池剛剛可以收網去賣的青草魚都飄了白肚。這家人在漁塘邊哭天搶地的,也不知道是得罪了誰?

當然,我們村裏也有人家日子過的好好的,別人也不敢說什麽。那就是村長家,村長家包了村裏最好的山地,專門賣土特產。他們家去年已經蓋起了一棟很漂亮的二層小樓,也沒聽說有誰摸黑砸他們家玻璃。對了,村長那只是過去的說法,現在已經叫村委會主任了。但是鄉間的習慣還是叫村長。

我父親是一個品行端正的人,但吃虧就吃虧在過於老實憨厚。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其實我有很多方面都很像我的父親。我母親為人溫柔善良,卻沒什麽主見,一切都聽父親的。而我的妹妹年紀還小,今年在上初三。這樣一家人,在鄉間很容易受欺負。聽說我家裏有錢了,上門來借錢的人不斷。我父母也不好不借,這家有這事那家有那事,這家三千那家兩千都借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