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溫柔刀切玉 素指彈金鐘(第3/5頁)

屋子裏的空氣本來十分緊張,每一個人都沒有亂動。此時卻從門外走進一個穿著灰布僧袍的老和尚。這老和尚慈眉善目,看年紀至少也有八、九十歲,然而表情卻十分有意思,瞪著一雙好奇的眼睛東張西望,就像一個天真的小孩!

“法澄大師!”我和宣花居士齊聲叫道。這老和尚我也認識,就是那天在廣教寺遇到的法澄。法澄是廣教寺方丈法源禪師的師弟,心性就像個老小孩,我對他的印象十分深刻。這和尚一露面,我想起了風君子走之前的話,風君子說有個和尚要來化緣,還真來了!只是沒想到居然是法澄。

法澄看了看宣花和七心,又看了看我們幾個人,口中說道:“今天這裏熟人還真不少,宣花居士你也是來問道的嗎?……請問,手持切玉刀的這位,是不是韓紫英韓居士?”說著話老和尚已經從宣花和七心兩人之間穿了過來,繞過我的身側,站在了紫英姐面前。

老和尚站的位置好巧不巧,正在七心與紫英之間。七心一皺眉想要發作,宣花居卻拉住他在他耳邊說了什麽,七心一言不發收起了金鐘。然而兩人仍然堵在面館門口。紫英姐本來手握切玉刀全神戒備,老和尚走過來的時候她也愣住了,然而只愣了片刻突然放下刀笑了。

這一笑如春花燦爛、雨過風晴,似乎把剛才的緊張氣氛一掃而空:“唉呀,這位是九林禪院的法澄大師嗎?早知道大師要來,剛剛下完一碗素面,請大師用齋!”

紫英姐倒也乖巧,也知道這裏誰的輩份大,當下不理門口那兩人,放下刀,去廚房端出一碗熱氣騰騰的素面,放在一張桌子上,請法澄坐下。法澄搖了搖頭:“老僧是來化緣的,就不坐了,那是你待客的地方,你就把面倒在我這個缽中吧。”

法澄舉起了一個紫銅色的缽盂要去接那碗面。紫英姐勸道:“大師,你拿在手裏不燙嗎?還是放在碗裏吃吧。”

法澄:“你倒進來,不礙事的……好香的面,你都放了什麽?”

紫英姐笑道:“就是素面一碗,加了點香菇、面筋、筍丁,滴了幾滴麻油而已,都是素物,卻不沾一點葷腥,大師放心用吧!……這是筷子。”

法澄也不客氣,接過筷子也不坐下,站在那裏吃起面來,聽他的聲音吃的很香,可能真是餓了。面館裏的氣氛怪異已極——一群修行人誰都不說話,瞪眼看著個老和尚吃面。法澄吃著吃著也覺得不對了,停下筷子擡頭說道:“你們怎麽都看著老僧?……哦!我明白了,是老僧耽誤諸位問道了,那我還是等會兒再吃吧……韓居士,以食布施,老僧十分感謝,但此番前來,還是希望你能以道布施。”

紫英姐笑盈盈的問道:“大師有話請講。”

法澄:“請問韓居士——僧從何來?”

“法澄,你從九林禪院來。還問什麽!吃完面快走。”一直站在一旁的七心童子終於忍不住了。

“不對不對,天下除了九林禪院,難道就無僧了嗎?”法澄搖頭答道。

“和尚從廟裏來,法澄大師,這下可以了吧?你究竟要幹什麽?我們師兄弟還有事要辦。”大嗓門的宣花也忍不住說話了。

“不對不對,佛祖宏法之時,中土並無廟宇,僧怎能從廟中來。”法澄和尚也不著急,仍然搖著頭說話,看表情是在做很嚴肅的討論。

我多少有點了解這個和尚,他不是故意的,他平時的言行舉止就是這樣。想到這裏我也有點起哄的意思,答道:“僧從佛法中來,想當年佛祖傳法,後世才有僧人。”

“不對不對,佛祖也是僧,那佛祖又從哪裏來?”法澄還是搖頭。這個問題有點像雞生蛋蛋生雞,扯來扯去快扯不清了。

“和尚從哪裏來,和尚從門外來,我剛才看見你從門外走進來的。”阿秀也開始湊熱鬧了。

“小施主,有禪機!可世上和尚在門外之前,又是從哪裏來?……韓施主,我前日偶遇一少年,開口喝問,老僧已經想了好幾天了。他說你知道答案,能不能告訴我,老僧多謝了!”

聽法澄的話,我能猜到他前日偶到的少年十有八九就是風君子。風君子好像知道終南派七心要找上門,想了個法子把法澄和尚也給騙來了。只是他問這麽個古怪的問題讓紫英姐去回答,不知道什麽用意。

只聽紫英姐皺了皺眉頭似乎在想什麽問題,想了想突然一笑,對法澄道:“大師,這個問題我還真知道,只是現在告訴你有點不方便……”

“有何不便?請施主明示。”法澄一聽紫英姐知道答案,眼睛都亮了,就像小孩看見了棒棒糖。

紫英姐:“大師請坐下說話,我知道僧從何來,可是門口這兩個人想讓我走,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