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無為因何故 懷技好生非(第3/5頁)

小丁教官講的很有道理,擒拿術對付普通人可以,但是用來對付像我們一樣接受過小丁教官訓練的人恐怕就有些難度,這些我們自己都有體會。但這門課程還是要學,而且學習的時候也很有收獲。

老丁教官給我們上第一節課的時候也沒有動手,同樣是把我們領到了一間模型室。教室裏只有一個模型,但看不清是男是女。因為這個人體模型沒有皮膚,只有骨骼和肌肉。開始的時候,老丁教官詳細的講解了人體每一塊骨頭和肌肉能夠活動的方向和範圍,每個關節轉動的死角。在這個基礎上,詳細分析了人在各種狀態下肢體活動的限制區域,以及保持重心的支撐區域。

這種訓練要求我們把人看成一個立體。比如你看見了一個大街上行走的人,一眼看上去在腦海中在他身體周圍形成一個陰影區域,這個陰影區域正是擒拿或格鬥中需要利用的位置。當然,如果他手裏拿著刀、棍子、手搶,情況又有所不同,這些都要經過專門的針對性訓練。

這一套訓練非常復雜,也有很多有意思的小講究。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兩個人打架,你從後面抱住一個人,應該抱什麽位置?普通人可能會選擇當胸抱住,有人可能會學電影當中從後面去勒脖子。但是從控制的角度都不對,首先你不是想殺他,其次你是想控制他。正確的位置應該是抱在腰以下,總之要比他的身體重心稍低一點,如果你抱在身體重心以上的位置,對方很容易掙脫反擊,你也不容易把他放倒。如果你在大街上看見一群人扭打在一起,看出手就應該知道是外行還是內行,這種觀察力很重要。

老丁教官教的最重要的一項訓練是擒拿與反擒拿。這項訓練需要有對手上台做演示。教官翻了翻我們的名冊和特長之後,十有八九上台和他對練的人都是我——誰叫我的特長就是個人體沙袋呢!看著我一次又一次的被教官扭住,放倒,台下學員們還一陣陣的鼓掌,真他媽的倒黴!

教一個新的套路時,往往每個人都要上台讓教官試一下,我是上台最多的,但有一個人從來沒上過台,有一個人只上台一次教官就再沒有讓他上去過。從來沒上台的是我們組的總爺,只上去一次的是我們組的小小。

總爺沒上台,是因為教官知道他的特長,基於反關節原理的擒拿術對特種兵出身的總爺無效。這倒不是因為總爺是個特種兵,而是因為他奇異的能力,他的特長登記是——肌肉骨骼控制。

總爺的故事:

總爺是個農村人,但是他們村大部分人除了平時種田之外,還有一項很重要的營生——四處雜耍賣藝,相當於民間的馬戲雜技團。這一種雜耍班子現在很少見了,但過去有不少,基本上都以村落家族為單位。

總爺所在的村子叫羅家村,他們村裏這個雜耍班子就叫羅家班,他爺爺曾經是這個羅家班的班主,直到包產到戶這個班子解散前。他從小就跟著班子裏的大人學習各種雜技以及種種鍛煉身體的基本功。總爺在這一方面表現出了過人的天賦,彈跳、支撐、平衡等技巧自不必多說,他還學會了一種非常少見的技術。雜技團中本來就有傳統的鉆圈之類的柔術表演,有不少人的筋節是從小用特制的藥水泡開的。但總爺這種能力幾乎是天生的,一學就會。

你見過一種人可以自如的控制自己的肌肉、關節以及骨骼的活動嗎?現在有人練瑜迦,可以把腦袋鉆到褲襠裏去,雜技團有表演柔術的,可以後仰下身從地上叼起一朵花。這些對於總爺來說都是雕蟲小技,他的特長可以用武俠小說中的“縮骨術”來形容,真的是那麽神奇。

他全身上下的關節骨骼,都可以自如的靈活控制,除了腦袋上的顱骨之外。可以這麽說:墻上不論有多小的一個孔洞,只要他的腦袋能探過去,全身就能鉆過去,一點問題沒有!而他恰恰長了的個小腦袋。

總爺的神奇之處還不止於此。他還能在短時間內控制自己身體內各條肌肉的形狀。不要小看這一點,這就意味著他有一個非常特別的能力——模仿。他可以對著鏡子揉自己的臉,使自己的面部特征接近於一個熟人的樣子,如果在視線不清楚的情況下,還真容易被他蒙了。更要命的是,這小子小時候還在雜技團學過口技,不僅樣子能模仿,連說話的聲音都能模仿。雖然這種模仿只能持續幾分鐘,但很多情況下已經足夠做很多事了。

八十年代初,農村實行包產到戶,家家戶戶都忙著種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羅家班也就自然而然的解散了。(當時情況確實如此,後來我聽說不少地方又恢復了這種東西。)這小子學了一身本領,又有這麽奇怪的天賦,再加上缺少管束,在鄉間偷雞摸狗的事情幹了不少,成了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少年。他父母怕他成天遊手好閑的生事,托了一個在武裝部工作的親戚幫忙,把他送去當兵,希望人民解放軍好好管管他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