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知常須應物 應物莫迷離(第2/5頁)

老改參軍的時候,最早也是某野戰部隊的後勤人員。他當時的工作是負責槍支的檢修與校驗,或者說他是一位修理匠和校槍員。出於天生對機械結構的精通與愛好,他的工作完成的十分出色。但是他有一個十分不好的習慣,就是給到手的裝備改裝。經他的手維修改裝的槍械,返回部隊之後用起來都順手了很多。這雖然違反紀律,但大概是他走運,一直沒捅太大簍子。

老改第一次大出風頭是在他們部隊的一次射擊大比武上,本來後勤部門參加這個射擊表演純粹是個陪襯,沒想到老改的表現卻讓現場觀摩的領導們大吃一驚。他射擊的準確性、穩定性、連續性十分精湛,在各項比試中拿了四個第一。

後來老改被調到了全訓部隊,被當作一名狙擊手進行培養。培養一名合格的狙擊手非常不容易,不僅僅是槍打的準而已。它對一個人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性格、毅力等多方面的要求都很嚴格。而老改似乎就是個天生的優秀狙擊手,這一切對他來說得心應手。可是不久,他就犯了個大錯誤。

部隊裝備的制式武器是嚴禁私自改裝的。這是解放軍自從三十年代土地革命時期就留下來的傳統紀律,在那時不少紅軍戰士因為損壞槍支或者丟失零件受到了嚴厲的處分。你說老改改什麽槍不好,偏偏要改他用的那支狙擊步槍。

八十年代初期,我軍並沒有研制出自主生產的先進狙擊步槍。高精度高性能的狙擊步槍大部分使用的是進口武器,價格相當昂貴,幾十萬也是很正常的。當時的十幾萬幾十萬對普通人是什麽概念?可是老改恰恰改了這麽一支槍,而且是不可恢復的改裝。雖然據他自己說射擊精度和擊發穩定性都提高了,可是軍紀人員可不管他這一套,他要被送到軍事法庭,很可能要坐牢。

恰恰在這個時候,某新組建的特殊任務部門到部隊來挑人。這些人挑人的標準很怪,到部隊不看誰表現好,而是先把違紀紀錄翻出來,看誰平時違反紀律的次數最多,在這個名單裏挑人。結果挑來挑去把老改挑走了,老挑也算躲過了一劫。被分配到這個基地裝備部工作,經常可以大展身手改裝各種裝備。

老改差點被送去勞改,又是個改槍的高手,所以我們給他的外號叫“老改”。當然老改的特長並不僅僅局限於槍械。他對於一切復雜的機械構造幾乎有一種天生的熱愛與精通。據說無論多麽復雜的一張圖紙,只要他看上幾眼,閉上眼睛,腦海中就能浮現出一個完整的空間結構。所以他的特長是“空間思維”。

老改就在基地裏工作,和工作人員都很熟,連帶我們小組都占了不少便宜,比如食堂做菜的大師傅經常私下捎點好吃的。也難怪食堂的人對老改有好感,就在我們參加訓練營沒幾天,老改和同組的鬼精就幫食堂幹了一件“大好事”——他們把食堂的一輛舊的半截美(雙排座小貨車)用兩天時間改裝成了性能出色的山地越野車。

我也看見了那輛車,看上去像個大腳怪蟑螂。從表面看,四個輪胎被架空換成了重型運輸車的大輪胎,傳動主軸與排氣管也換了,至於內部怎麽改的我就不知道了。這種車走山地到幾十公裏外的集市上買菜十分方便,食堂的師傅當然喜歡。如果這輛車跑到我們蕪城市的市區裏,恐怕沒走多遠就會被交警攔下來扣車罰款,但在這個地方卻沒人管。

……

提到車,我們的訓練科目中也有駕駛技術。我不知道地方的駕校是怎麽教人開車的,大概是從一档起步開始吧?然而我們學車,第一項訓練居然是——偷車!

開車之前先學偷車,而且要在最短時間內搞到一輛車。這大概和執行特殊任務有關,因為你在需要用車的時候不可能總是有車。最簡單的撬車鎖,就是用一根探條沿著車窗玻璃下面那條逢伸進去,撥一下就可以了,這和香港警匪片中的鏡頭一模一樣。當然還有各種復雜的車鎖,技巧不一。

我對開鎖不是很擅長,勉強及格而已。教官對我說,其實我的特點沒必要這麽麻煩,一拳就把車窗玻璃打碎了,直接進去拆線點火就是了。但這樣就成了搶而不是偷了。這項訓練老改的成績很好,但不是最好的,最好的是我們組的鬼精。鬼精和老改的特長類似,也對一切機械構造有一種神奇的天賦。他的登記特長很古怪,是個接近古典的名詞“機關”。

鬼精的故事:

我們都懷疑鬼精的特長和家族遺傳有關,因為據說他家祖上是盜墓世家。真正的盜墓高手,幹的可不是倒鬥摸金這種小打小鬧的活。古時大墓機關重重,各個時期各個地域都不一樣,有些機關簡直是匪夷所思聞所未聞。如果不是特別擅長於機關消息,往往是有命進去沒命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