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紅燭如解語,呢喃到天明(第4/4頁)

“但憑堂主吩咐……”

“呃……”

醒言聞言,一時怔然,因為他覺得這聲細若蚊吟的話語,似乎耳熟能詳。

閑話略去,不管怎樣,這四海堂救急濟困的拜堂,終於在第二日傍晚如期舉行。

為了謝他盛誼,這寨中最德高望重的族長蘇黎老,沒去主持寨中其他幾對青年男女的婚禮,而是特地趕到宜雪草堂中,為這幾個外鄉好心人主持婚禮。這時節,雖然那冬夜寒涼,屋外呼呼風嘯,但草堂之中,卻是紅燭高燒,春意融融,四下裏遍裹紅錦,布置得花團錦簇一般。看來這火黎寨自變為翠黎村後,民居富足,又能與外界往來,因此在族長特別示意下,這彩堂布置得極其富麗堂皇。

此時大概酉時之中,村寨族中的名望人物都已到來,正是濟濟一堂,這正堂中人語喧嘩,熱鬧非凡。而一墻之隔的內堂,則是羅幃重掛,秀幔層疊,在那紅燭光影映照下,恍若霞霓墮地,流離一房。瓊肜與雪宜,此刻便在內堂中讓那些老媽子幫著梳妝。

一切都似在夢中一樣;不多時那兩位女孩兒便鳳冠霞帔,盛裝而出,在兩位村婦的牽引下來到堂前。那位即將與她們“婚配”的新郎夫君,則已是戴帽插紅,一身大紅喜袍,手足無措的站在喜堂中間。這兩個羅裾飄飄的女孩兒,亦步亦趨的跟著伴娘來到醒言面前,然後便在旁邊喜婆的指引下,依著民間的成親喜禮,拜拜伏伏,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接著夫妻對拜,最後“禮成”——當然此時那醒言的父母高堂並不在此地,因而這中間便拜了兩次天地,然後對拜一下,就算禮成。

待蘇黎老那一聲洪亮的“禮成”喊完,那罩著紅頭蓋的瓊肜雪宜,就如踩著棉花雲朵,恍恍惚惚的被伴娘領進洞房,牽引著坐在紅漆桌旁,耐心的等新郎到來。而此時同樣暈暈乎乎的新郎少年,則又按著蘇黎老的指引入了喜席,和寨中那些德高望重的族老推杯換盞,接受他們的祝福。就這樣鬧了大半個時辰,才由那蘇黎老含笑說了句,“恐那新人等急了”,這場火熱非常的筵席才算完結。

等老族長一聲令下,這喧鬧非常的喜堂中頓時風流雲散,所有人都次第退出堂去。等最後一人退出房外,自外合上堂門,這間喜慶無比的彩堂就只剩下醒言一人。見所有人都散去,喝得有些醺醺然的少年便搖搖晃晃走向內堂。接下來,按照那蘇黎老預先的教導,他便該去揭那新娘子的蓋頭,然後一起洞房——當然這樣程序,原不需老人教導;只不過三四年前,醒言還是那穿梭於喜筵中間胡亂混鬧的小廝少年,耳濡目染之下這些成婚的禮儀,自然是了然於心。

再說醒言暈暈眩眩來到內堂,便見到那滿堂紅彩錦繡中一張紅檀漆桌旁,那兩個女孩兒正一身霞帔麗服,靜靜的坐在那兒等他到來。見到房中這樣情形,醒言哈哈一笑:

“哈~罩著這樣大塊的紅綢緞布,一定氣悶吧?”

說著便邁前幾步,想叫她們自己把蓋頭摘下。誰知此時,忽見那靜靜安坐的小女娃,聽得自己到來,便擡起小手悄悄掀開一角蓋頭,在紅綢底下表情認真的說道:

“哥哥,過一會兒揭完雪宜姊的蓋頭,別忘了還有瓊肜啊!”

聽得此言,原本只當兒戲的少年卻是心中一動;當小瓊肜這話說完,醒言忽有所悟,又側耳聽了聽房外,便探步過來,輕輕將那端坐桌旁的女子頭上蓋頭揭下——只見那燭影搖紅之下,正是明眄流媚,美人如玉,冰清玉潔的雪魄梅魂,正粉面燒霞,艷然欲滴。

紅燭下,畫堂前,這千年梅魂芬芳嫣然的神態,如在說話,仿佛在告訴眼前的少年,願將自己那百世的緣法千年的修行,換眼前一對紅燭相伴,換堂前一雙對拜畫眉,換今生傾心相守,換一世甘苦相隨……

正是:

金芽熏曉日,碧風渡寒塘,香暖金爐酒滿觴,玉堂春夢長。

雪笛聲初散,花影過東墻,溶溶曉月映畫堂,一簾梅雪光。

注:文中提及“長離鳥”,因朱雀又稱“長離”、“長麗”;此際魔族長老提及,似有寓意。又,文末詩中所述“參商”,為天空兩個星座,就好像牛郎、織女一樣。民諺有雲:

“參商二星,出沒不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