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5章 聖地氣運(第2/2頁)

是靈寶宗把器道的薪火傳播,方才造就了當世的格局,也成就了聖地的地位,所以當時的修士,把各方器道修士前往靈寶宗,稱作是朝聖,往往都是去拜師學藝,學成歸來,才能收到當地勢力的重視。

不過隨著各方器道繁榮,甚至於,產生了宗師級數的人物,這項朝聖儀典,便無疾而終了,各大地界的修士都傾向於拜入本地的大師、宗師門下,從中學取技藝,而前來的高手們,也是以交流拜訪的名義居多。

他們有了足夠本錢,消化吸收自己勢力從古跡中發現的器道經典,甚至創立出自己的獨特法門,探尋道途。

這些現象,在近代尤其加劇,各方大勢力,對本土器道的扶持力度也越來越大,更加令靈寶宗的有識之士擔憂。

其實眾人今日的爭議,也是緣起於對這一現象的擔憂,白發修士的強硬之言,引起了不少渴盼重拾器宗輝煌的弟子們共鳴。

不能再分薄本宗的權柄,削弱道統的氣運了!

的確,冶子實力,那又如何?靈寶宗裏,擁有冶子實力的高手多的是,甚至就算對方真正成就宗師,統領一方器道了,也不過是又一個澹台宗師而已。

哪怕再退一萬步,本宗的宗師高人們都不如此人,也不過是一時黯然失色而已,宗師們的後人,肯定要勝過對方後人。

這是靠什麽?靠底蘊!

他們沒有靈寶宗這般屹立古今而不倒的底蘊,絕不可能對本宗造成致命威脅,倒不如,閉關斷流,不要再以本宗經義潤澤各方了。

只要忍著一時之痛,斷絕各方器道的氣運,便可憑借底蘊,再度奠定絕對的權威,各方器道,必定臣服!

……

眼見著例常的商議又變成了爭吵,周冶子等人暗自搖頭。

周冶子還想再說些什麽,不過見身旁幾人示意,便也只好閉口不提了。

不出眾人所料,沒過多久,主持大局的長老便宣布散會。

反正爭來爭去,也爭不出個結論,還是先回去冷靜冷靜再說。

周冶子等人離開了大殿,各向別走。

“簡直不可理喻!在他們看來,我們一直秉承開放共享理念,就是出賣宗門,卻不曾想,我們從來也沒把真正機密授出,開放的只不過是一些原本就外傳的古典經義而已,就算我們不做這件事,其他各方也會撇下我們,自行交流,這才是真正的威脅!”

“這群食古不化的老頑固,當真還以為,當世還是中古那個門閥林立,一團亂戰的年代!以為當今的各方宗師,當真離了靈寶宗便不行!”

“這才是我最擔心的,都到了現在這年代,還有人重提什麽閉關斷流,殊不知,當今世道已變,名望與影響,才是真正深入人心的東西,不抓住這些,別人就搶先抓住了。”

“是啊,所謂聖地,不過只是一個虛名而已,想要保持本宗地位,不但不能閉關斷流,反而還應更加積極主動才是,我等前輩,致力於促成神兵榜,大師評定會等諸事,都是為了什麽,難不成是為了熱鬧?”

“江河與大海相融,究竟是江河吸納大海,還是大海吸納江河,這些人,連這都想不明白,真真可悲!”

不過周冶子等人抱怨歸抱怨,心裏也非常清楚,這種分歧,不是一時片刻能夠消除。

唯今之計,只能盡量做好本分之事,讓對方心服口服了。

說到底,還是要靠本身的實力說話,假如己方有天才後輩能夠站出來,重新奪回地煞榜第一,底氣也會更足一些。

“再這樣下去不行。”

周冶子身邊,一名冶子模樣的結丹修士沉默了許久,直到各人抱怨完,方才言道:“周道友,你與李大師交好,不如給他寫封信,試探一下。”

周冶子問道:“試探什麽?”

“問問看,他對本宗冶子名位有意否,若能說動他主動請封,則我靈寶宗必有厚報!”

“主動請封?”

周冶子等人聞言,盡皆微怔。

那人鄭重言道:“據傳,此人年少天才,至今也不過才剛滿甲子年壽而已,正是在結丹後期,遙望元嬰的關口,我們可以抓住這個機會,盡量把他爭取過來。”

周冶子沉吟片刻,默然點頭。

“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