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3章 質疑(第3/4頁)

張小花嘴邊帶了微笑,在樹林的空地中施展起來,結果,正是合了張小花的猜測,若是這兩步顛倒過來,他就能很順利的施展出來。一刹那,張小花在心中就把這兩個步法顛倒過來了。

這個步法的顛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是難的,若是何天舒在此,就斷然不會如此。倒也不能說張小花如何的聰慧,或者說何天舒的思維如何的慣性和死板。只是兩人受到的教育不同而已,張小花從習武開始,都是自己琢磨,自己決定,僅有的一套北鬥神拳也是自己拼湊,他自始就有一種懷疑一切,打破一切的習慣,什麽招式自己用著合適,自己就怎麽用,練人家練習多少年的拳法他都敢改,更何況這個步法?

而何天舒自小就在縹緲派中接受正規的武學教育,習慣了教科書式的思維,這縹緲派三大神功的威名在他腦海中早已打下神話的烙痕,他見到這個縹緲步,只能用一種虔誠的心去學習,去模仿,他從來都不敢去懷疑和質疑這個步法的權威,就算是錯了,他也只會兢兢業業的去按照錯誤的學習,接受。

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教育的悲哀。

既然有了這個發現,張小花也就不再客氣,早先學習的一段,他就有幾處跟何天舒教授的不同,這次一並改了,而且,看看時辰尚早,張小花就沒再回藥田,想在樹林中一鼓作氣參悟剩下的第二層縹緲步法。

當然,他可不敢奢望,自己能把何天舒多日都沒能參悟透的縹緲步在這短短半日間,就參悟完畢的。

可結果卻是出外張小花的意料,因為已經有過參悟很多種拳法的經驗,還有《縹緲步》第二層剛開始一些步法的參悟,後面的步法雖然很多,但在張小花強悍的記憶力和腦海中身形的幫助下,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他就把余下的步法完全的納入到自己的小籃子中,整個第二層的步法在腦海中都有一個流暢的輪廓,可是,畢竟理論和實踐有些差距的,雖然他都參悟出來,知道如何去練習,真正讓張小花去按部就班的施展,還有些困難。

對於這個結果,張小花已經是萬分的滿意,《縹緲步》是什麽,縹緲派三大神功之一呀,前三層雖然是步法的基礎,那也是奧妙無比的,就是何天舒的水平也都步履艱難,自己卻在這短短的半日之內就能讀懂它,自己還有什麽好說的?如今步法已經在自己的腦海中,慢慢的熟練就可以學會了。

正待張小花要再次練習,突然遠方一聲輕雷,一陣涼風吹過,點點雨線從天上飄落,樹林中瞬間想起了“噼裏啪啦”的響聲。

下雨了。

張小花熄了趁熱打鐵的念頭,快速奔跑向小院而去,剛到半途,他又想到草棚中的書籍,沒奈何,又奔向藥田的草棚。

等到了草棚,那雨已經大了,張小花略微一檢查,還好,自己這個草棚子質量還行,不是豆腐渣工程,那雨水竟沒有漏進來半點。

站在草棚中,望著外面如注的雨水,張小花斷了回小屋的念頭,點起一豆油燈,安心看起書籍。

雨滴打在草棚的上面,“噼裏啪啦”地的響聲不斷,遠方的雷聲,也是不停,不時有閃光傳來,如此夜光,雨打草棚,張小花挑燈夜讀,縱沒有紅袖添香,也是別有一番的風味。

至少,那冷風吹入,就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清冷。

也愈發的深了,雨卻沒有聽下來的跡象,草棚的聲響更加的密集,竟有愈大的跡象,那遠方的輕雷聲響也大了,像是也愈發的近。張小花合上書籍,小心的放到懷中,隨即吹熄油燈,盤膝坐下,正是每日引氣入體的功課。

待張小花入定,小心感知外界的天地元氣,他欣喜地發現,這雨天的元氣居然比平日多了幾分,而且每絲元氣都是活潑潑的,似乎多了一點的活力,張小花有種感覺,一個念頭從腦海中冒出,這些天地元氣是很新鮮的。

可就是這些新鮮的、活潑的天地元氣給張小花的引氣造成了一點的困難。

這些元氣並不似平日般自上而下,反倒是如遊魚般四處亂竄,張小花的感知無法如平日般很輕松的就能將他們引入到自己的身體,於是張小花只好加大了感知的力度,將自己感知如漁網般,成片的放出去。

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張小花耐心的牽引一段時間,就成功的將一縷新鮮的元氣引入自己的體內,這絲元氣果然與以前的有些不同,雖然張小花不能完全感知它在體內的樣子,卻能隱隱感覺到它的那種活潑,知道它就是在身體的那個地方。

成功的引入第一縷元氣,好像讓張小花的身體跟外界搭了一座橋梁,更多的新鮮元氣,如飛蛾撲火般向張小花的身體湧來,源源不絕的被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