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8章 引氣(第3/3頁)

張小花很是高興,立刻就把這種方法牢牢的記在腦海,不過,方法最後的一句話,卻給他當頭潑了涼水,這方法要在《無憂心經》修煉到第九層之後,才能使用,否則大量的天地元氣蜂擁進入體內,會撐爆修煉者還不很堅韌的經脈,讓修煉者爆體而亡。

張小花撇撇嘴,把《無憂心經》重新揣到懷裏,心中暗想,果然是又做了無用功,且不說這元石長的什麽樣子,自己到哪裏能找到,光看現在的境況,自己連第一層都還沒有入巷,也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修煉到第九層呀?即便是有了元石,自己也不敢吸收的。

晚間,張小花依舊來到樹林間,先是練習拳法、接著是劍法和輕功身法。那拳法和劍法自不必說,輕功身法也是愈發純熟,雖然沒有內力作為基礎,可張小花如今的身形也是大異於前,施展了身法在樹林中奔跑,竟真有幾分輕功的樣子,只是不能高來高去,也是白瞎了那麽飄逸的神采。

做過了該做的功課,張小花就撿了一處樹下,信心滿滿的盤膝而坐,運起《無憂心經》的內功心法,準備感知外界的元氣,引氣入體。

然而,打坐良久,張小花的感覺在外面遊弋也是良久,就是怎麽也找不到元氣,就連中午那一絲的元氣也找不見了。

沒奈何,張小花又站了起來,拍拍身上的塵土,這又是怎麽回事?難道晚上就沒有天地元氣了?

張小花這個氣悶呀,自己就練個無憂心經,怎麽就這麽多的麻煩,不是這裏不對就是那裏不對,好容易找到了氣感,一個下午有不見了,這,讓自己去哪裏尋找?

其實,他也不想想,這大凡世間的學習修煉,都是有人指點才好,秘籍固然是理論的精華,但畢竟記載的是別人的體會,人跟人是不同的,在修煉的時候必然會有差異,這些就是要靠實踐經驗來彌補的,要不怎麽說名師出高徒,自學成才固然也有,可那不過是滄海一粟嘛。

不過,“這到哪裏去尋找遺失的氣感”的想法倒是提醒了張小花,他不是中午在藥田第一次得到氣感嗎?既然晚間在樹林找不到,還不若去藥田試試呢。

想到就做,反正這會兒離午夜還有段時間,也不怕自己趕不回來。

月夜的藥田分外的寧靜,不是有風輕輕吹過,月華撒在風中搖擺的藥草,纖毫畢現。

很是美妙的一個夜晚,只不知道張小花的運氣又如何?

張小花先是坐在田埂,並沒有立即“九淺一深”。

這,就是進步,秘籍中可沒有說在運功之前要先平復心情的,在沒有師父指點的前提下,只有經過嘗試和失敗,才能得到這個經驗。

等張小花感覺自己準備好了,這才行那《無憂心經》的呼吸之法,慢慢的調整自己的呼吸頻率,漸漸進入空明之境。

而當張小花把感知放出,不由的大驚,又差點心神失守,沒了狀態。

為何?

張小花遊魚般的感覺剛出去,就發現,外面的天地元氣那是多多呀,一絲絲一縷縷的元氣如同下雨般自天而降,比之白日多了五倍有余,雖然跟《無憂心經》中的描述相差太過巨大,但畢竟比先前又是多了不少。

張小花欣欣然,運用心經的法門牽引起天地元氣,說來也怪,張小花剛把第一絲元氣引入體內,其它的元氣好像也聽到了號角般,都往他這裏湧來。

張小花恍然,早先自己以為元氣的牽引就是如白日般一絲一絲的引來,那修煉一身的內力耗時實在是太久,現在看了,在元氣充沛的情況下,只要自己牽引了第一絲的元氣,其它元氣都會接踵而至,這才是真正的竅門,看來自己並沒有走錯路。

此時的張小花極為酣暢,周身十萬個毛孔如長了嘴的嬰兒,爭搶吮吸為數不多的天地元氣,那元氣似乎也是無窮盡的,只是每次的數量極少,但勝在連綿不絕。

於是,欣喜的張小花就在這等意外的意境中,渾然忘記了時間,哪裏還知道什麽午夜子時之類的,無喜無悲的臉上,似乎泛起淡淡的笑容。

就在那笑容剛剛泛起,立刻就凝固在臉上了,可憐的張小花立時就陷入那某個縹緲派前輩羨慕之極的睡夢之中。

睡夢之中的張小花,依舊盤膝而坐,特殊的呼吸方式依舊,那似溪流潺潺的元氣也還是不停地湧入他的體內,只是,睡夢中的那個閃爍,在“九淺一深”的刺激下,再次被深深地放大,無影無形的頻率自張小花的身上發出,暗合夜空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