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換上道袍

出得殿門,只見大殿外已經站立了六男一女七位道童,年紀都在十三四歲上下,個個手托木盤,木盤上整齊疊放著嶄新的道士穿戴以及鞋冠,見到這些眾人盡皆面露喜色。

“各自回房更衣,他們會告訴你們如何穿戴。”青陽子沖眾人擺了擺手。

眾人答應一聲轉身回房,七位道童分別跟隨。

“小道長,為什麽我們的衣服顏色與你們的不同?”莫問接過道童遞過來的袍子,這件袍子為淺藍色,斜襟布扣,用料考究,背部繡有黑白太極,前擺彩刺五行八卦,肅穆之中盡顯飄逸,莊重之下暗蘊玄風。

“我穿的這是入門的海青,您這件是正式的道袍。”小道童出言解釋,臉上羨慕之意明顯。

莫問聞言點了點頭,他們是經過嚴苛的篩選作為上清準徒留下來的,身份的特殊令他們可以直接穿戴道人的道袍。

道童服侍莫問更衣,與此同時向莫問講解衣帶的捆紮方法。隨後便是換鞋整冠,鞋子為黑底布鞋,輕便跟腳,道人只在正規場合佩戴冠帽,平日只戴頭巾,由於次日要進行入門禮儀,無量山為眾人準備的是正規的黃冠,這是道人最常用的一種道冠,之所以稱之為黃冠並不是因為道冠本身為黃色,而是黃老之冠的簡稱,將頭發盤挽之後戴上道冠,整裝才算結束。

佛家弟子並不認同儒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輕毀一說,他們對身體並不看重,故此佛門寺院一鏡也無,但道家受儒家影響深重,重儀重表,故此道觀之中多有銅鏡,穿著妥當之後道童取過銅鏡為莫問映照,看著鏡子裏的自己,莫問感覺有幾分陌生,先前他讀書學文為的是爭取功名,從未想過有朝一日會穿上道袍成為道士,短短的數月時間由學子成了道人,這種巨大的轉變令他感到如同做夢。

“道友,道袍尺寸鞋子大小可還合適?”道童放下銅鏡開口問道。

“很好,多謝小道長。”莫問拱手說道。由於他們輩分不定,故此並不能按照無量山的輩分與人稱呼。

“入了道門就不能拱手了,要稽首,這個明天你一定會用到……”

“是不是這樣?”莫問右手握住左手拇指,左手握住了右手手背,在清平城的時候他曾經見過那個年輕道人做過這個動作。

“正是,師傅說稽首的動作寓意陰陽環抱,大道圓通。不過你剛才的姿勢不對的,稽首分為三種,與外人打招呼時雙手與頜同齊,與道家平輩見禮雙手與心平齊,與長輩見禮要躬身與膝平齊。”小道童示範的同時做著解釋。

“受教了,多謝小道長指點。”莫問出言道謝。

“道友千萬不要客氣,這是我們份內之事,日後若有差遣可隨意叫我,我叫清風,你以後喊我名字好了。”小道童擺手說道。

“同門修行,當互相禮敬,我怎能差遣於你。”莫問連連搖頭。

“道友乃上清準徒,日後遍習上清各派妙法,若有機會稍加點撥一二,清風便受益不盡。”小道童恭敬的說道。

“那是自然。”莫問點頭說道,小道童的恭敬令他明白自己等七人與尋常道人確有不同,嚴苛的六關篩選之後他們享受的待遇要高於尋常道人。

“道友,這是拂塵,左手持拿,需要斜捧。拿有拂塵的時候可以行單手禮。”小道童見莫問沒有拒絕,滿臉喜色的教他持拿拂塵。

“小道長,我曾經見過僧人也拿有拂塵,怎麽拂塵是佛道通用的器物嗎?”莫問疑惑的問道。

“先前好似不是,我聽師傅說拂塵是我們先用的,後來被他們學了去。”小道童說道。

“小道長,還有什麽需要指點的嗎?”莫問再問。

“道友地位尊崇,我一海青晚輩怎敢指點,沒有了,請道友出門,青陽子師叔還在外面等你們。”小道童拿起木盤側身讓路。

“小道長,你入門多少時日了?”莫問邁步前行。

“回道友問,我入門兩年了。”小道童說道。

“似你這般需要何時才能修行法術?”莫問隨口問道。

“道人不分年紀大小,入門需要三年雜役,隨後是三年誦經,還有三年打坐,到得第十年才能接受驗考,通過之後才可學習練氣法門。”小道童臉上既有沮喪又有神往。

莫問聞言緩緩點頭,怪不得先前篩選如此嚴苛,原來眾人較之尋常道人省去了九年的前期奠基,尋常道人是育芽成苗,十年才得成材,而他們則是選良木接靈枝,三年便要出山,如此急促激進難怪對弟子本身的品格和悟性要求如此之高。

想及此處,莫問心中不由得泛起了疑雲,上清選徒為何如此匆忙,難道三年之後會有大事發生?

回到東殿門口,換上了道袍的眾人已經到齊,莫問見狀急忙快步上前,進入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