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三年,百裏,一個臨時的家。(第2/3頁)

趕路,廝殺,唱念;

默然,漠然,冰冷;

單調,重復,無停息無休止。

沒有人受得了。事實上,當他們稍稍恢復一點力量,嘗試與鬼物作戰時才發現,使用神通每時每刻都要防範心神被侵,尤其不能被鬼物撕咬或者攻破本體,否則便會被那種彌漫天地、禁法難封的聲音活生生震散神魄,成為那些鬼物的一員。如此看來,初入時的情況看起來兇險,實則有些幸運。失去法力固然失去了反抗能力,但也因此被重點保護,避免了比被殺更悲慘的命運。

奇妙的是,啞姑新成的鬼軍並不受此影響,相反對那些鬼物如生死大敵,與之廝殺惡鬥不休。

或許只有鬼才能理解鬼的恐懼與悲哀,誰知道呢。

傳送進入的位置,鬼物聚集的並不是太多;擁有十萬鬼奴數十名鬼王的啞姑勢如破竹,首先嘗試殺出血路,直到……遇到了魔修。

真的有魔修,能夠使用法術神通、模樣怎麽看都不是鬼的魔修,其實力當然都是大修士。他們有著共同的特點,無恐懼,無表情,精力永遠旺盛,鬥志永不衰減,法力永不枯竭,非死永不後退半步。

還是鬼。

……

……

“所有的鬼都是魔修,絕大多數是血域本地修士,萬年成鬼而不死;那些能使用神通的是滄浪星來的探域者,不知怎地衰竭特別慢,所以看起來還像是人。”

輕聲解釋著自己得出的結論,十三郎把舊袍交給百花,說道:“殺死他們能夠消減啞姑壓力,同時也算做好事,能殺就多殺幾個。”

話講得輕松,不知情的人恐會以為這是順手而為的小事情,根本不值得計較。只有親眼目睹過鬼物作戰的百花才明白,每擊殺一名這樣的“魔修”,十三郎都承受著難以想象的巨大風險,隨時都可能有性命之危。

當日當時,幾人在十萬鬼奴包裹下沖出百裏便不得不停下,其最主要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鬼物數量太多,而是那些鬼的持戰能力,還有難以被徹底滅殺之特點。總體來說,只要不是化為灰燼,但凡有一點肢體留下,鬼物都能夠重新凝聚出身體,數次屠戮方能徹底。

不死之鬼,有點荒謬的說法。面對殺不絕的對手,十三郎認清形勢並改換策略還算及時,挖洞開府降低防禦難度,轉而尋求固守。結果很快發現另外一件事:在這裏挖洞,大不易。

石壁堅硬只是一方面,關鍵仍在於那股陰寒之氣,但有法力使用必定被其反噬。可憐藍山自告奮勇,本以為自己打仗不行挖洞總歸輕而易舉,結果一刀砍下去當場噴出一口凍著血肉的冰碴子,差點就交代在這裏。

與萬年積累的陰寒相比,那時候的幾大修士,實在太虛弱了。到了最後,苦差仍只能由身懷真火的十三郎完成;由此也證明,假如沒有十三先生、或者沒有啞姑新收的十萬鬼奴與數十名鬼王,這支劫後余生的隊伍一定會在半日內覆滅,誰都逃脫不了。

挖洞艱難,總歸能夠挖出來,因當時主要考慮降低防禦面,並不需要挖出多大地方;後來的事情證明此種方法行之有效,那些鬼物中占有極少數能夠入土攻擊,反之這邊畢竟沒有弱小到任鬼魚肉,很快穩住陣腳。

接下去事情比較簡單,十萬鬼奴畢竟不是吃醋的,而且也不是所有的鬼物都朝這裏趕,更多的像是有範圍;支持的時間越長,大家越是明白此地非一時半會兒可以離開,遂將洞府越挖越大,最終安居修煉嘗試恢復;十三郎親帥一家老小禦敵、驅敵,磨死、殺死對方並且向外圈推進,直到發展到今天。

三年時光,十萬鬼奴減少大半,鬼王只余不到二十頭,十三郎每日都要戰鬥到法力耗盡方才返回;付出這麽大代價,成果是清空了周圍這一片,成為一名領地範圍不足百裏的“鬼王”。

遠方鬼海汪洋無盡,很幸運它們的感觸談不上靈敏,假如十三郎願意待在洞府內,除非因時間推移鬼物自然擴散自此,沒有誰主動找麻煩。

百花仙子便是這樣想的,於是說道:“你的傷一直沒有好利索,現在安穩了,何不等等再說?”

十三郎笑了笑,穿上新衣回應道:“不妨事,等等再說。”

兩個等等再說,意思完全不同;百花黯然低下頭,說道:“我知道你擔心什麽,因為沒人可以換手。”

人不去鬼不來,誰都無法斷定這是規律還是暫時;周圍無天無日無形狀,大羅金仙也不知道哪邊才是方向。沒有任何依據的前提下,為了防範可能發生的劇變,十三郎唯有與啞姑輪流出擊,盡量將周圍鬼物多清理一些,把領地擴大以嘗試尋找到可供利用的因素。所謂居安思危方不得憂,如今雖然談不上安定,但更應該多想想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