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無上法訣(第2/2頁)

真正的佛像,也不是威嚴,也不是巨大,而是看了之中,讓人覺得這個佛就是自己前世的感覺。煥發出人的佛性道心。

可惜,能畫出這樣佛像的人,五百年都不能出一個,單論畫畫,都是畫中的聖者。

不說這卷《彌陀經》是不是無上正經,洪易第一眼看見,就是無上畫道。

洪易看著這個佛像,心裏震驚了,他讀書涉獵比較廣,對字畫也有鑒賞的能力,更知道佛門的一些精義。

“不說別的,就是這字,這畫,賣出去,都是無價之寶啊。”洪易感嘆,隨後開始閱讀經文上的正字。

這篇文章開張就是四個字,“如是我聞……”

“如是我聞?這經書是親自聽見佛說法而記載下來的?”洪易疑惑道。原來佛教典籍,用如是我聞開頭的,都是真正聽見上古時代佛說法而留下來的。

這四個字,是外道典籍和正經的區別。

按照道理,如果是修行的法門,不會出現這個四個字,因為佛根本不傳修行的法門,只叫人明心見性。有點類似上古聖賢只教導讀書人養正氣一樣。是個大致的方向,具體的如何明心見性,如何養正氣,都是自己摸索。各有各的成就和道理。

無論是佛,還是上古聖賢,都只是指了一條明確的道路和方向,至於具體怎麽行走,恐怕那些聖賢都不知道,要靠後來人的逐漸摸索。

無論是武道,還是神魂修煉的仙道,都是大禪寺千百年吸納各種教派精華而提煉出來的。

“不管他,也許著作者是想把經弄得正式一些吧,看具體的修行方法。”

洪易當然不會在這個問題上過多的糾纏,而是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