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動手

李志常深深嘆息道:“姑娘是慈航靜齋有史以來最出色的傳人,一定懂得‘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的道理,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又何必需要姑娘去尋找真命天子,這樣的重擔壓在你身上,卻不嫌太重了。”

直到這時青衫女子才露出一絲驚容,風雨依舊不曾停歇,三峽的水流依舊湍急,巫山十二峰依舊空空蒙蒙。唯獨李志常的面容在這天地間變得無比清晰,但他的神情又無比的神秘。

青衫女子道:“原來先生早就認出了我。”

李志常道:“我畢竟不是瞎子,更不是聾子,這天底下如你這般出色的女子本來就少,又有你這般出塵氣質那就只有你一個了。當代最出色的靜齋傳人遊歷天下,自然是為了在亂世之中尋找一位明主,不過恐怕在你們心中早就有了答案。”

青衫女子道:“先生話裏有話,是有教於妃暄麽?”

李志常沒想到他居然來到了大唐世界,之前的只言片語更讓他明白他處於一個何等的世界。普通人的力量來源於吃下的食物,通過消化,獲得能量。而修練者卻把生殖能力的精氣化煉而成真氣,變成能量,所謂練精化氣,練氣化神是也。李志常之前的修煉也正是在此過程,不過他返歸嬰兒之軀,從頭修煉,又服食了終南山不少的藥材,勤練國術,體內精氣之盛,遠非尋常修煉者所能相比,故而李志常練氣進境遠邁常人。

至於先後天最大分別,則在於先天能吸取天地的能量,而後天則止於本身的精氣,高下之別,自不可以道裏計。李志常領悟煉神之後,自然能吸取天地能量,他所經昆侖世界,因為天地元氣遠比這方世界稀薄,所以煉神格外艱難。李志常之前能夠水到渠成,突然煉神也是因為他在昆侖世界這些年以及之前許多年厚積薄發的緣故。李志常也由此明白張三豐能在倚天那等稀薄得幾乎沒有天地元氣存在的世界中踏入煉神,是何等的天資。

也因為倚天世界的元氣稀薄,張三豐雖然領悟了煉神之境,其實對自身的功力及戰力沒有太大的幫助,若是當年他們都在如今世界,即使張三豐年過百歲,也不是李志常能夠擊敗的。

李志常自煉精化氣到如今煉神,能夠吸取天地元氣,不知道花費了多少時間,可此時師妃暄不過雙十,便能煉神,也是這方世界所言先天之境,即便是李志常也不免心中感慨。若是生在這個世界,李志常自忖也能在這年紀進入先天,只不過比之現在還是遠遠不及。

他的武功已經到了無跡可尋,了無痕跡,又千錘百煉的程度。縱然李志常此時並非煉神層次,生死搏殺下也不一定會輸給師妃暄。

李志常凝望著師妃暄,淡淡笑道:“慈航靜齋乃是天下白道之首,連道門不世出的大宗師寧道奇也與貴派交好,我一個無名野道,若說有見教於姑娘,只怕傳了出去,我可活不過三天。”

師妃暄道:“靜齋並非天下人想象的那般高高在上,我們行走在紅塵中,也只是為了找出真命天子,平定亂世。”

一葉扁舟劃過,舟上一名白衣公子,手持折扇,朝他們這邊望來。李志常和師妃暄並沒有管這在三峽遊玩的不速之客。

李志常聽了師妃暄的回答不置可否,輕輕笑道:“姑娘持色空之劍,自然知曉在紅塵中當行殺伐之事,我久聽聞慈航劍典藏有天下至高劍法‘彼岸劍訣’,可否讓在下見識一下?”

師妃暄淡淡道:“先生並非俗人,慈航劍典我派也並非敝帚自珍,若是先生感興趣,我可以引薦先生到帝踏峰上觀看劍典,豈不比試探妃暄淺薄的劍術更加有價值。”

就在這一刹那,師妃暄心有靈犀的境界,忽地生出警兆,兩邊的景色不住從她身旁往前急掠,不是山動,不是樹動,而是師妃暄在動。

她眼孔不住放大,習劍的人都知道,高明的劍客,連拔劍的姿勢和力道都十分講究,他們拔一千次一萬次劍,都不會多出一分一毫的力氣,而且正好能到出劍的最快速度。

可是從沒有人如她眼前這人拔劍的姿勢那般特別,如行雲流水,斷水水流,劍出時如高天曉月,淡漠無情,李志常拔出了無常劍,仿佛只是做了一劍微不足道的小事,又仿佛像要吃飯拿起了筷子那般自然寫意。

東風細雨愁殺人,風雨之中殺機畢露。

即便是師妃暄也難以想到這個看似溫和的道人,怎麽會突然拔劍。慈航劍典不禁賜予了她無上的神通,更進一步發揮她天生的出塵氣質,無論是誰和她相處下來,均感受到似乎有氤氳仙氣繚繞,生不出半分褻瀆之心,更遑論敢於對她拔劍的了。她已經無限接近了慈航劍典的‘劍心通明’之境,心中不染塵埃,幾乎快要超脫她本身‘心有靈犀’的境界,論功力已經勝過了自己的師父——當代的慈航靜齋齋主梵清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