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詳查往事多疑竇欲試奸徒辨假真(第3/7頁)

“他求我打聽他哥哥的下落,我本來也是未曾用心盡力為他尋找的,但不料無意之中卻遇見了。”

江海天驚喜交集,問道:“怎麽遇上的?”

竺尚父道:“說來也是湊巧,你們找了他二十年,踏破鐵鞋無覓處,我卻是得來全不費功夫。就在我從馬薩兒國回來的路上,路經西昆侖山腳,便碰上了他們父子、夫婦三人。我一看這個風塵滿面的漢子酷肖唐努珠穆,我便上前攔路,邀他比試武功。”

江海天笑道:“你怎的不說明原委,便先要比試武功?”

竺尚父道:“唐努珠穆說過他們兄弟二人相貌相似,但他的哥哥一直在躲避他,一定不肯承認自己的身份,所以我要試他武功。”

江海天道:“哦,這就對了。葉沖霄的看家本領是大乘般若掌,唐努珠穆是將他這個特點也告訴你了。”

竺尚父道:“正是。我一試之下,故意用狠辣武功迫使他使出了看家本領。大乘般若掌專傷奇經八脈,果然厲害得很,可惜他功力未純,卻是傷我不得。我解了他八招八掌,這才哈哈一笑,道破他的來歷,說出他的名字,他無可奈何,只好承認自己是葉沖霄了。

“我們彼此佩服對方的武功,談得倒很投機。只是他聽我道達了他兄弟盼他歸國的心意之後,卻只嘆了口氣,不置可否。

“我陪他們在西昆侖遊了三天,采了一些珍貴的藥物。臨行分手之時,他才告訴我說,他下山之後,就要到海外去,也許從此不再重履中土,至於回國,那更是不必提了。”

葉淩風來江家認親的時候,曾攜來他母親歐陽婉親筆所寫的一封信,這封信是用葉沖霄的口氣和署名寫的,主要的內容就是告訴江海天他到海外之事。但當時葉淩風說這封信是五年前寫的,這卻與竺尚父現在所說的不符。

江海天心裏想道:“葉沖霄想是知道他弟弟還在尋找他,所以決意到海外躲避。”當下問道:“你記得和葉沖霄相遇那年,是否確實是十年之前?”

竺尚父屈指一算,笑道:“我剛才說的是個大概數目,其實,不止十年,是十一年。”

江海天不覺有點懷疑,心道:“難道他向竺尚父說了之後,又再耽擱五年,這才出海的?”葉淩風是去年攜信到他家的。

心念未已,竺尚父又已接著說道:“你這位掌門弟子今年是否二十三歲?我記得我那年八月遇見他們,我因為很喜歡他這孩子,曾問過他的歲數。葉沖霄告訴我他這孩子是剛滿十二歲。我的記憶大約不至於有錯。”

江海天心裏想道:“那封信不知是什麽時候寫的?但沖霄是個言出即行的人,依他的性情推斷,想來不至於在和竺尚父說了那番話之後,又再拖延五年,方始出海。然則風侄卻又為何把他爹爹寫這封信的時間說遲了五年?”

江海天哪裏知道,這個“投親”的侄兒乃是假的,當時他以為真葉淩風已死,死無對證,因此有些小節他不知道的,江海天問起,他就只好信口開河。不過江海天的推斷也沒全對,寫這封信的時間其實既不是十年之前,也不是五年之前,而是七年之前。中間這三年,葉沖霄到哪裏去了,後文自有交代。

竺尚父也有點詫異,心道:“我在哪年與葉沖霄相遇,這事有何重要?江海天何以問得如此仔細,定要知道確實的年數?”

江海天又再問道:“你們在西昆侖同遊了三天,這孩子和你混得熟麽?”

竺尚父笑道:“令徒當時雖然只有十二歲,卻是聰明得很,他不但和我玩得很高興,還纏我教他武功呢。”

江海天道:“竺兄教了他什麽武功?”

竺尚父道:“三天的時間當然教不了許多。我只教了他一套近身纏鬥的小擒拿手法,不過也很復雜,共有二十七招八十一變,難為這孩子真是聰明,三天之內居然都學會了。”

竺尚父歇了一歇,接著笑道:“當時我見他這樣聰明,還曾和他開個玩笑道:‘你學功夫學得這樣快,長大了那還了得,再過十年,恐怕你都可以向我挑戰了。’想不到十一年後的今天,令徒果然就向我挑戰。可惜我剛才沒有認出是他,而他也沒有認出我。這不可笑麽?哈哈!”

江海天可沒有笑,他開始感到事情有點不對,心中一片疑雲。不過卻也還未敢想到這個掌門弟子竟是冒牌侄兒。

竺尚父以為江海天是想怪責徒弟,連忙說道:“或許他真的認不得我;或許他因為我來時是聲言向你挑戰的,他為了維護師門,遂把我當作敵人,不願再提舊事。總之這不過是小事一樁,你可不能回去怪責令徒。”

江海天道:“我不會怪責他,但我會向他問個明白的。”

竺尚父道:“我可是要趕著回去,不能與令徒敘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