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三女屠龍 終須消大恨一番逐鹿 各自締良緣(第2/6頁)

呂四娘道:“後來七哥找到我們,他傷勢雖無大礙,但元氣大傷,武功未復,因此我叫五哥他們先伴他到西山,然後趕到宮中救你。”

馮琳聽得津津有味,忽然拍手笑道:“那麽,我們從那兒潛入,豈不是好?”呂四娘搖了搖頭道:“雍正何等厲害!他發現甘七哥在禦河中失蹤,不把禦河翻了個底才怪,這個漏洞一定給他發覺補好了。而且就算入到裏面,也不知雍正藏在何處。我們又不能長住宮中,等候機會,只這樣偷偷入去一兩次,有什麽用?”

馮琳喃喃說道:“不能在宮中久住?”又吟道:“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有了,有了!”呂四娘道:“你這鬼靈精,又有什麽鬼主意了?”馮琳說道:“天機不可泄露,我從那個宮娥的事,想到了一個妙法,你附耳過來。”呂四娘聽她在耳邊悄悄地說,先是“呸”了一聲,繼而又點點頭道:“你這個小鬼頭打的鬼主意也還不錯。”面露笑容,把眾人弄得莫名其妙。

雍正經了這一場大鬧之後,心膽俱寒,後來聽得九門提督報道,說是呂四娘這一班人,已經沖出城外,這才稍稍放心,但宮中仍是戒備不懈。

匆匆過了半年,寧靜無事,雍正心道:想是這班人知道厲害,不敢來了。朕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卻因害怕刺客,不敢尋歡作樂,連在宮中也不敢隨便走動,做這皇帝,也沒有什麽意思。見日久無事,便漸漸活動起來,到各妃嬪內院走走。

清宮舊例,每三年更換一批宮娥,將新的補進來,將舊的遣出去,這便是三年挑選一次“秀女”的由來。“秀女”挑選入宮之後,拔給各嬪妃使用,稱為“宮娥”,若然皇帝見著,覺得合意,這才賜賞封號,稱為“貴人”,“貴人”得寵,再“升”為“貴妃”,但宮中宮娥無數,哪裏能一一見到皇帝。

一夕,雍正閑著無事,想起三月之前,曾從各地挑選了一批秀女,不知其中可有好的沒有。便叫內監將秀女的名冊和畫圖(每一秀女附有一張畫圖,以便皇帝按圖索驥,所以常有秀女賄賂畫工,希望將她的相貌畫得好些的事。)拿來,隨便翻翻,忽見其中一名秀女,相貌頗似馮琳,心中一跳,再細看時,見列有詳細的姓名籍貫,乃是南昌一家普通人家的女兒,喚作林芷,不覺心中暗笑:“秀女”由州縣選拔,再經欽差驗收,最後還要經宮中的內務總管處核對無誤,這才放入宮中,哪能有假!而且這名秀女,雖然面貌有些相似,卻又哪能及得馮琳的國色天姿?想是朕心有所思,以至疑神疑鬼。雍正對畫沉吟,觸起當年之事,馮琳嬌戇的樣子,如在目前,不覺嘆口氣道:這樣的一個人間少有的美人兒,可惜與朕作對。再看一看那喚作“林芷”的畫圖,見下面注著:撥給翠華宮劉貴人使用。雍正沉吟半晌,掩了畫圖,叫內監將哈布陀喚來,帶著他一同走去。

妃嬪所住的地方,稱為“禁苑”,宮中的衛士只能在外面守衛,若非特別奉到皇帝之命,不能進內。雍正叫哈布陀在翠華宮外等候,自己走入宮中。

翠華宮是雍正登位之後改建過的,宮墻內花木扶疏,還有一大片荷塘包在宮墻之內,以前的“冷宮”舊址,就在翠華宮右邊,改建之後,也被圈入宮墻之內了。雍正信步走去,但見月色溶溶,清輝匝地,風送荷香,沁人心肺;將到荷塘,忽聞得輕輕嘆息之聲,荷塘蓮葉田田,現出亭亭倒影。雍正放輕腳步,悄悄走近,低聲問道:“你是不是新來的秀女,為何嘆息?”那宮娥回過頭來,雍正心頭一震,問道:“你是林芷嗎?”見她面貌比畫圖美得多,但仍然比不上馮琳,臉上還有一顆黑痣。雍正心道:果然相似,若然沒有這顆黑痣,朕真會當她是馮琳了。那秀女回眸一盼,微微笑道:“奴婢正是林芷,不敢有勞皇上親問。”一笑之下,左邊臉上,現出一個淺淺的梨渦。

雍正又是心頭一震,退了兩步,才再走上前來,伸手拉那秀女,笑道:“你真像一個人。”原來雍正精細非常,馮琳自小在他皇府長大,他已留意到馮琳笑時,是右邊臉上現出梨渦,與這秀女剛好是一左一右。

那秀女口中笑道:“像什麽人?”待雍正伸手拉時,突然反手一掌,扣住了雍正手腕,說時遲,那時快,右手雙指一戳,點向他面上雙睛。這一招是擒拿手雜以刺戳術,厲害非常;敵人若非當場癱瘓,就得兩眼俱盲。

幸而雍正武功曾得少林三老真傳,做了皇帝之後,也還勤修苦練,就在這變生不測、性命俄頃之間,使出羅漢拳的救命神招,手肘向後一撞,霍地一個“鳳點頭”避了開去,雍正氣力較大,變招迅速,那少女擒拿不穩,反被他拖得向前沖了兩步,雍正大喝一聲,左拳打出,疾若神雷,少林神拳非同小可,莫說被他打中,武功稍低的被拳風激蕩,也會震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