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埃及太陽神(第4/6頁)

“這也難怪,畢竟太陽神阿蒙還有守墓者一族依然信奉著他,而且他留下的審判長矛也絕非無的放矢!”

王宗超不由想起審判長矛在出擊時的湮滅效果,以及當初他用之攻擊慈禧時,主神發出的由於部分龍氣遭太陽神阿蒙所屬神域吞噬的扣分提示。這其實也就意味著審判長矛的功能不是湮滅效果,而是空間傳送,所有在審判長矛釋放的金光中消失的能量與物質,都被傳送到太陽神所屬神域內,相當於一種特殊的獻祭。

聯系獲得的一系列信息,王宗超已經可以大致推斷出太陽神阿蒙如今的狀態,以及造成這種局面的前因後果。

數千年前,以太陽神阿蒙為首的埃及諸神或因與其他神系鬥爭失敗,或者因為其他什麽原因而迫於離開信仰發源地。然而他們沒有將神域徹底獨立出去,演化真實世界的能耐,只能將神域寄托到一枚經過地球的彗星上,借此遠遁。

遠走高飛的太陽神阿蒙帶走了大多數屬神,並把所有優質的祈並者一並帶走,同時又把那些他看不上的劣質靈魂全部留下,由阿努比斯這位冥界守門人集中看守。

至於阿蒙的敵人為何不將阿努比斯直接斬草除根,而是放任其苟延殘喘至今,王宗超暫時還不清楚。不過想來很可能也是因為阿蒙的敵人同樣看不上這些已經淘汰過一遍的垃圾。

而太陽神阿蒙所選擇的這枚彗星經過調整軌道之後,則會定期往返於太陽與地球之間。每當彗星接近太陽時,便有利於阿蒙觀察、感應太陽的規則與意志,進一步向自己神職代表的本源靠攏,提升自己的境界,到了一定的地步後,甚至可能像真正的太陽一樣生成無限的能量,以逐漸擺脫信仰的束縛。

而每當彗星回歸地球時,則可以暗中接引地球上的祈並者,獲取信仰之力的補給。不過這一來一去少說也要幾十上百年的時間,所以那些死亡的信徒靈魂需要有獨特的保存方式。由此古埃及人才創造出木乃伊,通過特殊的屍體保存方式與獨有的墓葬模式來保存靈魂,等著有朝一日這些木乃伊中的靈魂被太陽神接走而獲得新生。而阿努比斯在這個過程中,估計也發揮了不少作用。

整體來說,雖然神域本身不足為奇,但這種流浪式的神域也的確讓王宗超開了眼界,對於太陽神阿蒙能夠獨創出這一種在神戰失敗之後依然能夠保留神職與神域,圖謀東山再起的模式也感到頗為佩服。只可惜對方運氣實在不好,一直等到末法時代都沒能等到回歸地球,再續以往的無上榮光的機會。

“也罷,既然來了,不妨順便一探太陽神阿蒙流浪太空的這幾千年來,到底有何收獲。”

考察過神域的基層運作方式之後,王宗超開始將目光轉向空中的太陽,身形在保持隱蔽的情況下緩緩升上高空。

眼前整個神域的所有事物不僅運作模式單調,而且都有一種明顯的不真實感,比“九空武界”還要大有不如。唯一讓王宗超感到真實得難分真偽的事物只有一樣,那就是陽光!

與之對比起來,王宗超曾經在日本高天原神域面對的滅世隕日雖然氣勢更加宏大磅礴,但卻仍然缺乏這份真實感。

“看來阿蒙要不就是直接攝入了外界的陽光,要麽就是已經參透了陽光的本質,能夠在神域中生成真正的陽光,畢竟是已經活了數千年的古神,擁有這份能耐也該不足為奇!”

轉眼間,王宗超的身形已越升越高,在他的腳下,之前的雄偉古城已縮成一個比火柴盒更小的方塊。而他的四周也越來越顯得空曠,沒有風、沒有雲、也不見星辰,四面八方只剩下八根擎天屹地的巨大支柱,每一根支柱之上,都屹立著一尊半人半獸的巨神,共同撐起這一片天地。每一尊巨神都在擡頭仰望著至高無上,光輝萬丈的一輪太陽。

而隨著距離的拉近,王宗超已經可以看清那輪太陽實質是一艘渾身包裹在熾光之中的黃金巨舟。他甚至可以看到塗抹在船頭的日輪徽記,日輪上纏繞著一條盤據的巨蟒。在黃金巨舟的四周,還有無數鷹頭人身,背上長著金色的鷹翼,全身上下流光溢彩的戰士在進進出出,繞舟飛翔,儼然一支護衛太陽舟的神聖大軍。

古埃及尊太陽為創造萬物、主宰一切的神主阿蒙。他們見太陽每日東升西落,周而復始,想像天空是浩渺無際的海洋,太陽每日乘船作兩次航行:一次在白晝,由東往西,飛渡太空;另一次在夜晚,由西往東,穿越冥府。這就是太陽舟的來歷。

而以太陽神阿蒙為首的九位埃及最重要的神祇,則被稱為九柱神。

王宗超的目光變得無比深邃,在他的眼中,整艘太陽舟儼然是由一個個變幻著、奔流著、交換著的玄奧神文組成,而在億萬個繁復神文的包裹、約束下,則是一個體積雖然不大,卻噴薄著無窮光熱的熾烈火球,連空間也被烘烤得層層扭曲,仿佛即將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