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立“酆都”(第4/6頁)

隨著被接引上奈何橋的幽魂數量越來越多,奈何橋的妙用越來越發揮得淋漓盡致,黑白無常虛影越來越具體逼真,勾魂索的威力也持續增強。在衍化千萬的奈何橋末端所指,在成千上萬幽魂的簇擁之中,一座鋼牢鐵鎖遍布,幡旗白紙飄飛,鬼府獄卒林立的巨城虛影越來越顯得森嚴宏偉。鰲拜則於巨城大殿之中大馬金刀而坐,面色鐵青,虎髯如戟,頭頂青冥色屍氣沖天而起,又穹頂一般籠罩而下,彌蓋八方。屍氣激蕩之間,隱見青電飚閃,陰雷滾滾,在無形中震懾群鬼,儼然閻王再世,威勢無雙!

倒是王宗超召喚出的金甲武俑,在與洞窟中層出不窮的僵屍骷髏以及各種其他類型魔怪的對抗中持續消耗,漸漸已折損了近三成。

每一個被徹底擊潰的金甲武俑軀體都會爆發一種帶著電芒的金炎猛烈燃燒,在給敵人造成傷害的同時化為金芒回歸武神手鐲,這是來自“高天原”神域的小部分殘缺的太陽神與雷神規則所賦予的新能力。不僅如此,在金甲武俑“瀕死”之際,它們都會以一種類似“天魔解體”的方式突然爆發出數倍於平常狀態的實力,並以某些同歸於盡的搏命招式發動威力巨大的最後反擊,這又是武神依照某些武學原理所賦予的一種“設定”。

但即使如此,它們損耗的速度依然極快,而每一道金芒回歸武神手鐲,王宗超都往往能夠感受到其中多了某些異常能量,看來又是“殺怪”的收獲,雖然單道金芒的收獲無法與這個世界的冒險者相提並論,但積少成多,也是相當可觀!

武神手鐲混入了來自魔怪的能量後會有什麽變數還難以估料,不過王宗超暫時也沒空去研究這點了。

“嗯,左下方,三百多米外,一下損失了五名武俑!”

剛剛有所感應,王宗超的身形就已穿越了無數土石巖壁,出現在一處約有六十多平方米,高有五六米的較為寬敞的洞窟之中。

然而那個洞窟卻已幾乎被一個龐大的身影所悉數占據。眼前的多毛魔怪類似於一只無比巨大,但又異常粗胖的猩猩,它雙腿如柱,撐起了自己巨大的身體,每只腳掌都比雙人床鋪更現寬大厚重,只有這種巨大觸地面積才能確保它走路時不會因為巨大的體重而陷入地下。肚子鼓起,就像灌滿水的皮袋,沉重和柔韌的份量感撲面而來,讓人懷疑是不是連攻城床弩都無法將之穿透。一雙巨手更是垂落在膝蓋處,手臂長滿濃密粗毛,爪子如同精鋼打造般,泛著冷硬光澤,如同一根根略帶弧度的銳利三棱錐。

七名武俑正在與巨獸周旋,只見它們身形交錯飛掠,在地上、巖壁、空中留下無數令人眼花繚亂的殘影,散發蕭殺刀兵煞氣的各式兵器從各個奇詭角度不斷向巨獸發動攻擊,刀鋒劍氣在巨獸身上留下道道深度近尺的深深傷口。時而也有一些赤手空拳的武俑不斷以拳腳擊打到巨獸身上,通過滲透勁不斷給巨獸的內臟造成傷害。巨獸的一只眼睛已經被刺瞎了,一只巨臂也已被挑斷了手筋,軟弱無力地下垂著。

巨獸只是被魔化的野獸,並非僵屍骷髏之類不死生物,所以奈何橋對它毫無作用。而武俑攻擊造成創傷相對於巨獸的龐大體型以及皮糙肉厚的驚人防禦也都遠不足以致命,反而讓它更加暴怒狂躁。伴隨著巨吼,從巨獸口中呼嘯而出的惡劣腥風與口沫頓時讓整個洞穴風雨滿樓。哪怕它已被廢了一眼一臂,但單憑它的巨大體型與力量去碾壓沖撞就足引發一次次震撼人心的小範圍地震,大量碎石土沙由此從洞窟頂部狂瀉而下。眼前的武俑猶如被驅趕的蒼蠅一般只能遊鬥,不敢正面相抗。

事實上,巨獸是一種甚至可以與野蠻人大師正面較量蠻力的強力怪物,全身又皮糙肉厚極其抗打。普通冒險者在洞窟地形遭遇它時,最正確的應對方式就是迅速退到巨獸的體型不足以通過的地道,利用巨獸畏火的弱點以火箭、火球作中遠程攻擊,不過仍要防止它拋砸重石或者將通道撞至塌方。而武俑一般缺乏元素攻擊以及威力巨大的遠程攻擊手段,這才出現這種僵局。

緊接著便是轟的一下,巨獸的身高一下子矮了一半有多。它的兩只巨足深深陷入到巖石地裏,頭顱則陷入了胸腔,原本就粗胖的體型頓時變得扁平起來,仿佛一個燒制前加了太多水分而坍塌的變形陶罐。

這種變故僅僅是因為王宗超一掠而過,順便在巨獸頭上踩了一腳的結果。整個洞窟之內,難纏的魔怪除了眼前這只巨獸之外還有許多,他可沒功夫在區區一只巨獸身上耗費太多時間。

關鍵也是他對這些地獄魔怪的生命本質解析不夠透徹,無法針對它們運用“禦宏觀微之劍”,至於僵屍與骷髏則更是完全沒有生命力可言。而且殺戮的速度如果超過奈何橋“消化”的速度太多,也很可能引發與大量屠殺沉淪魔相似的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