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無敵 第十章 還我河山(第3/3頁)

可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啊!

——或者,孑身一人,黑馬青衫,作小小的隱憩……

可是那待救的百萬生靈啊!

蕭秋水拋不開,也放不下。想到昔年神州初結義,當然不及現在於萬人同呼“蕭大哥”、“蕭盟主”的風光,但更雄姿英發,發足奔馬,濺水如雨,唐方在風中的烏發舞揚起來,捧了一雙手的小果果……

江南可采蓮呀!

就在這時,蕭秋水忽然恍惚聞到一陣琴聲。依稀是琴聲。真的是琴韻!而且是揚琴輕奏“將軍令”之韻律!蕭秋水只覺一陣激動。喉頭一熱,心中不知呼喚了幾千聲:“唐方,原來你果真沒死,你活得好好的。”這樂音正是昔年他在浣花劍廬,大戰“三才劍客”時,唐方和歐陽珊一合奏的,那時唐方彈的正是揚琴,彈的正是這闕曲子。

蕭秋水只覺心中一股熱流,淚奪眶而出,便再也按捺不住,簌簌而下。這時的蕭秋水,歷年來輾轉苦戰生涯,已不似當年玉樹臨風,滴塵不沾的樣子,而成了滿絡胡子,風塵滿腔,惟雙眉猶飛揚,雙目仍有神!

蕭秋水遁聲尋去,心中一股熱流,不住沖擊著自己,心中正千喊萬呼:“唐方,只要一見,我死也情願。”唐方在哪裏?——月色下,只聞琴韻,不見伊人。

此刻蕭秋水的武功,已非昔可比,他的浣花劍法,加上梁鬥的刀法及杜月山的“檬江劍法”,已完全能淋漓發揮,他所學得的八大高手武功,已臻爐火純青之境,而且將昔日“六掌”本擬交予天正的,武當、少林兩派武藝融匯貫通的心法,亦已學得。

原來朱大天王交予天正的這本《少武真經》,雖言明是少林、武當兩派武藝的融合,去蕪存菁,實則是朱大天王研得一半、另一半尚未有結果的紀錄,事實上,如全照《少武真經)所指示練習,反而導致走火入魔,癲狂而歿。朱大天王才不會為得蕭秋水“一條胳臂一條腿”而將自己武功精華(能融匯武當、少林兩大派武功,自然是不世巨獻)贈予他人,他反是想借此獲“天下英雄令”,及希望天正利令智昏,誤學真經,內息錯亂,借此除去大敵。

可是他的如意算盤,盡皆落空,真經為蕭秋水所得,天正已歿。蕭秋水恰好兼少林、武當兩家之長,又有朱大天王一派的武功護身,所以不受其害,反而引用了權力幫兩大護法的武功心法,以《少武真經》前半部作為基礎,再憑了他個人聰悟天資,居然創出了少林、武當兩家融匯之法,並且更頓悟了權力幫與朱大天王武功合並法門;如此一來,蕭秋水武功突飛猛進,增進培養不可以道裏計,真正超越了當年天正的武功!

他一面領兵征戰,一面在沖殺中頓悟武功,功力陡進,但心境也愈漸蒼涼。昔日鮮衣怒馬,今日“悵平生、交遊幾許,只今余歲”?而今乍聞琴聲,心念唐方,一時悲喜交加,施展輕功來,提縱起落,如飛趕去。

——昔日奏將軍令,與唐方合奏擊鼓的是歐陽珊一,如今是誰?

——如果是男子,唐方會不會已……

這時月夜下,視野霍然一清,蕭秋水已看見吹奏的人,竟然不是唐方。

蕭秋水整個腦門都似轟然一聲,失望至極,釘在原地,呆在當堂,也不理會是誰在這兵戎殺伐的戰場上,向著屍體吹奏的理由,神不守舍、黯然吟道:

“……千歲八公山下,尚斷崖草木,遙擁崢嶸。漫雲濤吞吐,無處問豪英。信勞生空成千古,笑我來何事愴遺情?……”

一時只覺天地雖大,月色雖好,但悲不能自抑,且無地可以容傷孤之身。陡想起章殘金、蕭易人死前,都說了一聲:

“寂寞呀……”

心頭一愴。只恨不得立時死了,反而好過,忽聽一人道:

“河山變色,滿目瘡痍,你這就想輕生,大志消沉,對不對得起仍殷切盼待的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