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蕩江湖 第九回 大雁塔裏的秘密會聚(第3/5頁)

在長安百姓的為皇甫高橋喝彩之聲中,使方天戟的與使拐子棍的,惶惶然如喪家之犬,抱頭鼠竄。

“好!好!皇甫公子座下高手果然要得!”

“這次幸得三位前來,否則小店不堪設想……”

“三位能不毀一椅一桌趕走三個兇徒,確是神乎其技……”

只見齊昨飛等團團揖拜道:“我們只是作該作之事而已……”

“這一切都是皇甫公子對我們耳提面命的……”

“就連武功,也是皇甫公子親傳……”

蕭秋水心頭一震,他記起這“皇甫公子”是誰了。

李沉舟說過的話:

“現下武林中最出風頭的兩個年輕人,一個是你,一個就是皇甫高橋;我不殺你們,除非他先殺了你,或者你殺了他之後……”

這“皇甫公子”,就是皇甫高橋!

蕭秋水目睹這場鬧市中的格鬥,一方面感到敬佩,一方面卻感到一種在他光耀、振奮的一生裏,突如其來的一種陰影和滋味:

那是一種近乎自卑的心情。

——皇甫公子那麽有名,自己怎能跟他相比?

——他武功好、人緣好。單只是手下出來,就如此轟動……

——李幫主實在錯愛自己……

一下子,蕭秋水覺得普天之下,李沉舟反而親近起來,好像知音一般……

唐方,還有唐方,如果唐方在,就好了。

蕭秋水又記起在高山之役殺仔的催促:催動自己趕快到湖北去,“神州結義”的各路英雄豪傑,正在選拔新的盟主,而他和皇甫高橋呼聲最高……

——可是自己又哪裏及得上皇甫公子?

於是他決定先不去管選拔盟主的事,先找到他失蹤的兄弟們再說。

有了這種決意,他又踏實了起來。

——世間的名和利,都來自於比較,爭強好勝,都來自於不服氣、但這一切,都不如他找到了他的兄弟,再過他那躍馬烏江、神州結義的日子。

蕭秋水定過神來時,齊昨飛第三人已在百姓簇擁歡呼聲中,離開了現場。

蕭秋水追上去:比刻他的心意無他,既無自慚或並比之心,只想和這幾個可敬的人一交朋友,或者請他們代向皇甫公子問一聲好,他蕭秋水很服膺,絕不與皇甫公子竟爭什麽盟主之位。

開始是人潮洶湧,民眾看完熱鬧之後,相僵散去,蕭秋水不敢亂擠,所以趕不過去。

等到一出大街,人潮稀落,三人卻顯得有些張惶,急速疾馳,蕭秋水大感納悶,於是一直尾隨,沒有發聲招呼。

越到後來,三人行跡閃縮,張望不已,蕭秋水好奇心大作,所以也匿伏跟蹤起來。他小時本就極調皮,談起尾隨跟蹤,方法巧多,誰都比不上他。

又到一條巷子,那三人跟另三人碰在一起,稍為一聚,即又往前疾馳,這下方令蕭秋水好奇心大起,不得不一直跟蹤下去了!

因為後來那三人,竟然就是被齊昨飛、黎九、潘桂三人打垮的黑煞神和使方天戟及用拐子棍的三名大漢!

為什麽在長安城裏,約定拼鬥的三個敵人,卻如故友般出現在這裏?

為什麽在謫仙樓上,打得不可開交的六名高手,卻如負重任地巧聚在這兒?

他們還要去哪裏?

——這些都是蕭秋水滿腹不可解的疑問。

這一行六人,到了長安大小兩雁塔。

名詩人岑參曾有詩雲:

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奄臨出世界,蹬道盤虛空。

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下視指高鳥,俯聽聞驚風。

雁塔亦就是當年白樂天一舉及第的題名處:“慈恩塔下題名處。七十人中最少年。”

大雁塔幾乎可以說是長安的標志,——這六個人鬼鬼祟祟地來到大雁塔,要做什麽?

當六人閃入了門楣時,蕭秋水也掠上了塔層,倒掛金簾,如一尾無聲之遊魚鉆入了水草之中一般,蕭秋水潛身於殿內梁上。

六人進到塔內,向中間原在塔裏的一個胡須灰白的老頭子行禮後,團團圍坐。

七人容色,似對彼此都十分熟撚。

好一會,那老頭兒長噓一聲道:“辛苦你們了。”

其他六人,都客氣地欠身,其中“冬爪”潘桂道:

“應該的,為公子爺做這件事情,我們可心裏服氣。”

大家又客氣了一番。白胡老頭和齊昨飛顯然輩份較高,兩人隱然是要角。齊昨飛笑道:

“……只不過下手重了些,要七阿哥吃虧了。”

黑煞神笑道:“也沒什麽。那些是豬血,一路灑過去,倒嚇著了行人。齊老大也是為了公子爺,我蒲江沙還有什麽話說。”

蕭秋水心頭一震:原來謫仙樓上的比鬥,都是假的,只是唱一出戲而已。但他們的用意是為了什麽呢?——為了皇甫高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