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畫 第三回 廣東五虎(第2/5頁)

柳有孔揪住蕭秋水衣襟,獰笑道:

“你不說,我先挑你雙目!”

康劫生想了想,忽道:

“不如先搜他身子,他一路上都被我們追趕,不可能有機會把劍譜收藏。”

柳有孔偏頭想想,道:

“這也有道理!”

伸手就往蕭秋水衣襟裏掏。這時蕭秋水忽然說話了,只有一句話,也不是話,而是一聲叫喊,一句令人莫名其妙的呼喊:

“大肚和尚!”

大肚和尚?!

什麽叫大肚和尚?江湖上沒這個人。

但這兒卻有這個人。

只見一個胖和尚走了過來。這和尚原來在對面亭子裏,但蕭秋水一叫,他立刻就走了過來。

不是順著回廊,跟著欄杆,走過來的,而是直接從那亭子到這亭子,渡水登萍過來的。

這和尚看來癡肥慵慢,但一動起來,卻十分之快,轉眼已到了五龍亭內。

左常生等一看,卻認得這個人:

“了了大師!”

了了大師在江湖上的名氣,已不算小,他原本是鄉間殺豬的小子,也曾替人割雞殺鴨、打鼓、敲鐘,連小偷、孝子都當過,後受蕭秋水影響,對武學有興趣,投身少林,倒學了一身好技藝,但因吃狗肉愉喝酒而被逐,後又自謂對佛學生極大興趣,自創一家,正是大廟不容,野寺不收,道釋密都不要的野狐禪。

了了大師卻仍洋洋自得,自許為禪宗高僧,其實只是個古怪和尚。

因此武林中人都改稱他當“鳥鳥大師”,但又憚忌他一身怪招,正面也不敢如此呼他。

左常生卻不知道,這“鳥鳥大師”其實是蕭秋水闖蕩江湖最早時的摯友之一,蕭秋水因鳥鳥大師肚皮凸起,在少林時又佛號“大渡”,而在鄉間的人又稱他為“大肚”所以就昵稱他作“大肚和尚”。

故此,大渡和尚就成了大肚和尚,了了大師就成了鳥鳥大師,烏鳥大師和大肚和尚原是一個人,難怪左常生等並不認識。

大肚和尚鳥鳥大師走近來第一句話不是“阿彌陀佛”,而是三個“他媽的!”

然後才講下去:“你這王八小子以後不準叫我大肚和尚。”

蕭秋水笑道:

“那叫你鳥鳥大師好了。”

大肚和尚更怒:

“你再叫,我揍你!”

出手如鳳,雙指並點,戳向蕭秋水!

左常生等猶如五裏霧中,不明所以,但大肚和尚雙指眼看點中蕭秋水“承泣穴”時,倏然一變,撞開了蕭秋水被封的“軟麻穴”:

蕭秋水一躍而起,卻因幾日都穴道被封,全身麻痹,不禁一個咕哆倒栽下去。

左常生喝道:

“好小子,你還想走!”

雙鈸一揚,撞向大肚和尚,大肚和尚雙掌一合,居然挾住雙鈸,兩人各往後扯,但兩方面俱不動分毫,正在這時,血影一閃,一人飛撲而來,厲聲道:

“臭光頭,要來撤野,先問過我血影大師!”

來人正是魔僧血影,雙掌一分,兩道火焰般的血掌,直劈大肚和尚,大肚和尚武功本已略遜左常生一籌,而今乍然兩面受敵,即落下風,只聽大肚和尚忽然向天大呼道:

“出來,出來!你們不出來,了了就要了帳了!”

五龍亭上雕有五條龍,黃龍。

而今五條黃龍撲落下了五道人影。

這五個人既不認識蕭秋水,蕭秋水也不認識他們,但蕭秋水卻覺得似曾相識,因為這五個人就像另外五個人。

廣西五友。

不過蕭秋水也沒空細看,因為鐘無離、柳有孔的針棒已然刺到!

這時突然閃過一名長發披肩,猴手猴腳的高瘦青年,一手抓住柳有孔雙針嚷道:

“喂,鳥鳥,你要我們救這人麽?”

另一個瘋瘋癲癲但又有些漂亮的女孩子一伸手,已折斷了柳有孔雙針,也叫道:

“喂,大肚,點子紮手得很呀:”

再一個高大、虎頭虎臉,但頂上頭發不多於十根的壯漢,一出手抓住鐘無離的尖棒,喊道:

“這些人好像是權力幫的!”

又一人身材不高,但精悍碩壯,傻傻呆呆,居然一手拗斷了長棒,呼道:

“權力幫的人不好惹啊!”

另一個女跛子還要厲害,苦口苦臉,一垂肘,“砰砰”撞走鐘無離、柳有孔,嘯道:

“不好惹麽?我們廣東五虎,專惹不好惹的人!”

那猴手猴腳,瘋瘋癲癲、虎頭虎臉、傻傻呆呆、苦口苦臉的五人一齊道:

“廣東五虎,正是如此!”

好像事先約好背出來一樣。

“廣東五虎!”

左常生目瞳收縮,盛江北立時擺出了架勢。

“廣東五虎!”

蕭秋水想到“廣西五友”,心都溫暖了起來。

“廣東五虎?”

鐘無離、柳有孔一接觸就被人擊退,怔在當堂。

“廣東五只老虎仔,”大肚和尚一邊和血影大師大打出手,一面大呼小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