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明尊教(第3/11頁)

三人正誦念之際,有一個聲音若蚊聲,從遠方而來,加入誦經:

“復是大聖明谷種,被擲稠林荊棘中……”

隨著遠處這聲線奇特的誦經聲越來越大,一個白發婆婆,鶴發鳩形,手持龍頭拐杖,健步如飛,向崖頭疾行而來。

四人到達崖頂,向崖頂浮雕狀的大明尊摩尼神佛雙手交叉跪拜。那大明尊像外圍有一個直徑五尺的圓淺龕,顏色構成相當特別,臉、身、手三部分巧妙地運用巖石不同的色調,天然地構成生動的肖像:頭部是輝綠巖,長方形面孔面相圓潤,眉彎稍為隆起,嘴唇薄,嘴角線深顯,形成下頷圓突,加以長髯垂下,更加顯得安詳神秘靜謐。神像背面是光明四射的毫光紋飾、寓意光明之神的意思,那石質卻是堅強無比的花崗巖。

大明尊像散發披肩,身穿寬袖僧衣,端坐蓮壇,胸襟打著結帶,結帶用圓飾套束蝴蝶形,向兩側下垂,雙手則相疊平放,手心向上置於膝上。

在一塊巨大的石頭上,刻著“摩尼光佛,無上至尊,大力智慧,清靜光明”十六個大字。這十六個字,宣示的正是明尊教的教義信條。

四人各自交手作火焰狀敬禮,在大明尊神像前低首下心,默誦經咒,神情肅穆莊嚴,他們所誦的,正是被朝廷重稱為魔教的明尊教的《贊夷數文》第二叠。

四人誦經,全神貫注,也不知誦了多久,待他們念完“……我今決執法門幃,究竟珍重願如是!”這一叠經文時,也不知何時,在四人之旁,多出一人低首誦經,這人衣衫襤褸,科頭卷發,濃眉深目,赫然是胡人夷族異貌。

這胡人身旁,竟盤著一條粗逾杯口的大蛇,蛇昂首向天,靜止不動,如黑色樹木的巨柯粗幹,似聆經文,似眠日光。

日光照耀下,但見蛇體五色交映,錦繡鮮麗,黑章白質,雜以金星銀斑,赤縷如火,腹含牙黃,背施墨綠,蛇目如明珠一般,灼灼生輝。

那白發婆婆向白袍人打個訊,問道:“阿丁長老,黑木崖升起‘玄天九曇’,可有什麽要事?”

阿丁長老,那白袍人向四人依次看過去,先叫白發婆婆道:“歐陽長老,”再望向騎雕客,“孟長老,”然後稱呼黑袍金帶的高大胖子:“端木長老。”最後望向那與蛇在一起的胡人相貌者,“大龍長老,兄弟把四大長老叫齊,是為了集中我們五明子之智慧、力量,商量波斯明尊教總壇發來的求援信一事。”

阿丁長老說到這裏,聲音一肅:“在這之前,先讓我們把一年來功課驗過!”

四人聞言,都從身邊拎起一具革囊,解開,各自倒出其中物事。

騎雕客孟長老從革囊裏倒出六片風幹的人的耳朵。

黑袍金帶漢子端木長老從革囊裏倒出七八只叉叉枝枝的連腕人手,卻是每只手腕只有皮連著筋骨,那皮竟呈透明,慘白的指骨、掌骨、腕骨,骨節宛然可見。其中有一只手特別巨大,如同小蒲扇一般;還有一只手,生了七個手指,儼若鹿角。更有一只手,只見掌形,而無一根手指,那掌卻渾厚粗大,如同糙石粗粗雕刻而成。

白發婆婆歐陽長老從革囊中叮叮當當倒出的,卻是一只只人鼻,倒在地上,竟有數十只之多。奇的是每只鼻子上都穿了一只銅環,細看銅環上,刻著細字,記著人名,地點與時間。

阿丁長老眼尖,看到其中兩只鼻子的銅環上刻著如下字樣:

“庚辰,乙未,大理,朱見溪。”

“乙酉,甲子,廣信,董瞻。”

上年是龍年。庚辰、乙未依天幹地支八字排列,是指去年三月十五。乙酉、甲子則是指八月十七。

去年三月十五,正是大理府“逍遙王”朱見溪被誅殺的日子。

而去年八月十七,廣信府知府董瞻被殺,同樣鼻子不翼而飛。

董瞻,為嘉靖帝禦點的知府,為人嗜殺狠毒,以暴虐百姓為樂。

董瞻有所謂的“玄武之治”——

他叫手下取八九尺長大蛇,以繩縛口,橫於衙門門檻裏面,百姓告狀,呼令入門。堂威之下,老百姓但知直視,不敢俯仰觀瞻,一旦踏到大蛇,必極盡驚恐,以至惶懼僵仆,被蛇纏繞數匝。被蛇繞困之人,不知蛇口被縛,頓嚇得魂飛魄散,失聲驚叫,哀號慘叫不已。

董瞻以聽這種驚叫哀號聲為樂。

董瞻又讓衙役取來龜鱉,令人脫光衣服,放出龜鱉咬人下體,那龜鱉一旦咬住人的下體,永遠不肯放的,直到死為止。那被咬之人酸痛號呼,其痛苦、難過無法言喻!

董瞻與吏員便觀看被咬之人痛楚難過的樣子,以為開心。

直到被咬者失聲痛暈過去,才讓人以竹刺龜鱉的嘴巴,龜鱉等便改而咬竹而放人;或者用燃著的艾灸烤鱉背,把龜鱉灸痛而放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