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貳垂拱前殿(第4/5頁)

眾人聚在一起研討後,大致還原了那一日的恐怖場景:高祖皇帝駕崩後,移到其他的地方入殮發喪,太宗皇帝就命服侍高祖李淵的四名宮女內監將其生前所用之物,一概燒毀,就連桌幾床榻,也劈碎焚燒。

這件事辦完之後,派了四名侍衛過來,將墻壁上的字跡全都刮削,再重塗一遍。又奉命將這四名宮女內監全部勒死,塞入酒甕,就地掘土,深埋於地下。而這四名侍衛奉命撒下勾魂粉後,也當即中毒而死。於是這垂拱前殿中的秘密,和高祖皇帝臨終前的情形,就永遠無人知曉。

大家商議明白後,無不垂頭喪氣,賀蘭晶和李煊來到黃泉地肺的朝扉堂,依舊隔著簾幕向地母夫人稟報了這一切。地母夫人聽後,緩緩說道:“太宗皇帝果然下手果敢狠辣,但既然他敢肆無忌憚地毀,我們就敢肆無忌憚地造。晶兒,你派人將那些屍骨統統清除,然後派高手匠人,收集仿造些當年的舊器物,從地道中運進去擺放停當,再尋來高祖存世的書帖,派高手模仿嫻熟後,在墻壁上寫下‘李二忤逆,愧對建成、元吉’等字樣,新做的榻底上,擬一份‘大唐後世臣子見此,奉遺詔立建成子孫為帝’的詔書,刻在竹席之上。”

李煊聽了,驚道:“這不是公然作假嗎?豈不要犯下矯旨大罪?”賀蘭晶也說:“我們這樣寫,會不會有細心聰明的人看出破綻,當年就算真有這種字跡,李世民豈有不毀去之理?”

地母夫人冷笑道:“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歷代天子都稱奉天承運,偽造的祥瑞之物難道還少了,遠了不說,就是則天女皇,說什麽在洛水中發現了刻有‘聖母臨人,永昌帝業’的玩意兒,別人不知,我難道還不知道?全是她侄兒武承嗣一手假造的。”

賀蘭晶聽了,點頭稱是,說道:“是啊,何況我們所造的,雖然不是高祖皇帝的原跡,但‘雖不中,亦不遠矣’。要不是對李世民不利的言語,他何苦派人著意鏟削幹凈?”

地母夫人又說:“你說我們直接在壁上書寫‘李二忤逆’這樣的話,不免會讓聰明人起疑,這倒是不假,但世間聰明人少糊塗人多。最重要的是讓糊塗人看明白,那些既然是所謂的‘聰明人’,就算起疑,也會審時度勢,該疑時才疑,不該疑時,他們就縮起頭來不敢懷疑。”

李煊聽了,雖然覺得地母夫人的話確實不假,但心卻猶如踏在初春的薄冰上一般,非常不踏實。

賀蘭晶卻拍手叫好,她興高采烈地說道:“青烏先生是裝神弄鬼的高手,再讓他安排一些嚇人的事兒,讓宮裏暗暗傳播老皇帝鬼魂訴冤的驚悚傳聞,這樣我們的話更易於取信。”

地母夫人說:“這個計策可行,但不可多用,不可濫用。過段時間就是一年更替的正月了,此時皇家肯定要舉行祭祖典儀,眾人都相信,前輩的鬼魂會回來享用楮鏹血食,這時候再作怪,事半而功倍。”

計婆婆聽了,贊道:“地母夫人果然睿智過人。行事借勢,如天幹物燥時縱火,一星星可燃沖天之焰;行事逆勢,如雨中泥塘裏點火,就算千遮百掩,能有點火苗,也燒不起來。”

爾朱陀此時插口道:“我聽說高祖皇帝的私璽流落於外,我此次來長安,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尋找此物,不知是否屬實?”

地母夫人說:“這事世間除了我,還真很少有人知曉。這玉璽高祖皇帝生前就找不到了,有人傳言是高祖皇帝裝到木匣中,丟到禦溝中順流漂走了。然而,此事大為不確,真是這樣,不久木匣就會被人拾到,誰敢私藏國璽,必然要上報官府。這枚國璽,其實是齊王妃帶出宮的。”

“巢剌王妃?”眾人聽了,不免有些驚詫。巢剌王妃是李世民之弟齊王李元吉的妻子,姓楊,生得美貌異常,有傾國傾城之色。李元吉和太子一起在玄武門之變中喪命,李世民將弟弟元吉改封為“巢剌王”,以示其悖逆,所以人們就常呼這位楊妃為巢剌王妃。

地母夫人接著說道:“李世民雖為明君,卻好色如命,竟然將弟妹強納入宮,奸淫霸占。齊王妃常有欲輕生自盡之念,高祖派老宦官劉懷義暗中帶此玉璽給她,說自己已是風燭殘年之身,隱太子尚有後人在世間,玉璽日後當有大用。因此勸她忍羞偷生,負擔起這件大事。其實可能也是高祖皇帝可憐她,怕她心無牽掛念想,就沒有了求生之望。”

賀蘭晶不禁問道:“那這事,母親您從何處得知?”地母夫人說:“這是從曹王的一封密劄中得知的,曹王李明是齊王妃被李世民霸占後所生。他後來和則天女皇的二子李賢交好,被貶到黔州,後來被女皇下令逼其自殺。曹王被貶出京時,我和團兒一起查抄他的府第,結果發現了一封密劄,正是高祖皇帝寫給齊王妃的。然而,我們卻沒有發現玉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