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相逢如夢斷柔腸(第3/12頁)

他推測此人定是羅舉無疑可是他方才用小刀挑判已經失敗了,所以再度前來,難道他覓得無堅不摧的神物利器。但這一說也是不對,要知若是他找來了神物利器,這繩索豈不是一觸即斷,何須慢慢拉扯,他想來想去都感不對,陡然間大驚忖道:“此人莫非不是羅舉?”若然不是羅舉,那麽就只有花天眉才會前來救他了,個想法使他又是緊張又是興奮。

他用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制止住自己不轉頭去瞧看,熬了許久,房門一響,李策回到房中。

桓宇大為焦急,發覺那人已躲入床下,這才松了一口氣。

李策進來瞧了一眼,隨即便匆匆出房去,床下之人鉆出來又在他腕上繩索拉拉扯扯的弄著。

現在才是最緊張的關頭,倘若他這時去查看,定然發覺他朝向外邊的雙手之間的繩索解開的情形,因此這個來救他之人縱是藏在床下,也不中用了。

他憂心征忡地傾聽著外面的聲音,真有渡口如年之感。

過了一會,手腳已恢復了自由,桓宇心中叫聲謝天謝地,轉頭一瞧,那人竟是日月約羅舉而不是花玉眉。

羅舉滿面含笑,把手中的東西遞給桓宇瞧,原來是幾支鋼針和一個極小的尖嘴子,桓宇這才明白他是利用這些東西挑鉗開死結。

羅舉輕輕道:“不經一事,不長一智,這是一位公門好手教我的,我要走啦,你一個應付得了他們吧?”

桓宇悄聲道:“應付得了,羅兄請吧,這番思德,必有圖報之日!”

羅舉笑一笑,在社消鼾聲中推窗出去,桓宇一直小心的傾聽著,過了許久,沒有特別的聲響,可知羅舉已安然的撤退。

那李策是匿身高處瞧著救火情形,這時火勢大減,便回到房中,只見杜消熟睡如泥,動也不動,當下走入內間,只見桓宇裹在被窩中,睡得十分舒服。

他正要退出,突然間大吃一驚,心想誰給桓宇蓋上被子的?

當下掣出長劍,輕輕走到床邊,桓宇睜開眼睛,道:“李兄回來了,火勢怎樣啦?”

李策道:“火勢已被壓住了……”話聲中刷地一劍向桓宇咽喉要害刺去。

桓宇的被窩中飛出一根竹子,撩背削腕,口中道:“李兄何故忽下毒手?”說時,翻身落地。

李策劍發如風,連環疾疾攻數劍,口中大喝道:“社消快來!”

桓宇以一根竹子,把他攻勢全行拆解,目中嘿嘿冷笑道:“不用啦,他太過貪題,已被兄弟點了穴道。”

他使出奧妙招數反攻,一連七八招,便把李策迫到墻角。

要知桓家劍法以意見長,專用竹木之物代替真刻,因此他手中雖是一根竹子,卻比真劍還要淩厲毒辣得多。

李策深知對方武功高強,若是被竹子碰上一下,非死即傷,因此不敢絲毫大意,這封退到墻角,退無可退,也沖不出去,只好用盡平生絕學,作困獸之鬥。

此人一身武功得廉沖親自傳授,非同小可,桓宇施展家傳劍法,攻了十七八招,仍然不曾得手,不禁觸動了胸中殺機,心想此人為廉沖賣命,乃屆武林敗類,殺死了此人,就等於為世除害,還可以削弱對方力量。

殺機一起,便凝想當年戰場上廝殺血戰的情景,霎時間滿腔俱是騰騰殺氣,墓地退開兩步,緩緩舉起竹子,比出砍劈的架式。

李策但覺對方無可抗禦的威力殺氣,心頭大震,手中長劍不覺墜跌地上。桓宇竹劍疾劈落地,受時把李策劈死,接著奔出外間,找尋了一陣子,不見那柄飄香劍的下落,他也不放在心上,大步推門而去。

這一次被擒使他懷有獎大警惕之心,同時也十分痛恨竺公錫以及廉沖、薩哥等人,認定他們都是不守信話之輩,以後決計不相信他們的話。

他本詩殺盡李社的從人,但回心一想,這李杜二人的屍體已夠他們這一千人好受的了,便改變了主意,施展出輕身功夫,離開客店。

兩日之後,他已到達大名府地面,略一打聽,便找到座落在城南郊外的慈雲庵。

此庵占地不少,左右都有密密的竹林,背後青山環抱。前面則是平疇曠野,景致幽美。

桓宇不但梳洗整潔,還換了一套新衣,容光煥發,瀟灑俊拔,身上不帶兵器,不識得他的人,定然以為他是世家公子獨自出遊。

轉過尼庵,但見左側一座石崖上面,築建得有一間石室,崖上松柏環植,甚是寧溫寂靜。

桓宇在崖下凝望了一陣,想到花玉眉就在這幢石屋之中,不由得一陣心跳,不敢舉步。

過了許久,他的心情才漸漸平復,緩緩舉步沿著小路走去,不一會便走到崖上。

那幢石屋的門戶正對著他,左方便是慈雲庵,此時可以見到庵堂的後墻和屋頂。

兩扇木門緊緊閉著,他瞧不出方麟是否已經來過,走到門前,還是不禁躊躇了一陣,這才舉手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