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回開諦僧峨嵋齋野獸 方紹德嵩嶽鬥神鷹(第2/4頁)

那時,峨嵋山伏虎寺裏,有一個老方丈和尚,法名開諦,是個極有道行的長老。也不知從哪一年開始,每年二八兩月兩次齋期,專供養種種飛聲走獸。到期在伏虎寺正殿屋脊上,豎起一幅長幡,幡上懸了無數的 小鈴,迎風發響,清音遠聞數裏。開諦長老在寺內獨自升坐講經,接連七日。種種的飛禽走獸群集座下,鳥都斂翼,獸皆俯首,各自為伍,絲毫沒有相侵害的意思。長老講經完畢,搬出齋供來,一一散發。眾獸之中,惟有猢猻成群結隊,最大的在前,越是在後的越小,結隊向伏虎寺走來,沒有一個亂跑亂跳的。走到將近伏虎寺一百步遠的所在,最大的首先跪下來膝行。跟在背後的,也都照樣匍匐,不敢擡頭。長老散齋的時候,每一只猢猻給蜀黍一合,小猢猻的喉囊太小,裝不下一合,剩下來的給大猢孫吃,從來沒有爭奪的事。峨嵋山附近的居民因欽敬開諦長老,多受了長老感化的緣故,知道這些聽經的禽獸都有來歷,也皆不敢存侵害的心思。每年到了這兩次齋期,遠近來看的人極多,凡是見過那種聽經領齋情形的,無不感嘆開諦長老的德行。

這年二月的齋期當中,來了一大群猢猻,挽夾了一個年約五六歲的小孩在內,跟著一只絕大的老母猴,跪在山門之外,不肯走近長老講經的法座下。比較小些的猢猻,也就依次跪著,沒有進山門以內的。開諦長老在壇上看了,連稱:“阿彌陀佛,善哉,善哉。”隨即停了講,走下座來,伸手撫摸著小孩的頭頂,說道:“小子不要迷了來路,暫且隨老僧過度些時,再給你一個安身之所。”小孩仿佛懂得長老的言語,不住的望著長老點頭。老母猴聽了這幾句話,也似乎懂得的,回身摟住小孩,現出依依不舍的樣子,當時,立在山門外看熱鬧的人,又覺得奇怪,又覺得淒慘。雖無人知道這小孩的底蘊,然看了這兩相依戀的情形,都不能不為之感動。開諦長老等老母猴放了手,才將小孩引進伏虎寺,做衣服給他穿著,漸次教他言浯。一年以後,因吃的是煙火食,又經衣服的磨擦,身上原有寸多深的黑毛,都脫落幹凈了,只是瘦削仍與猢猻相似。年齡雖僅六七歲,然因是在山野中長大的,力大無窮,矯捷賽過飛鳥。無論如何陡峻的石巖峭壁,他總是和走大路一般的,絕不吃力就上去丁,在樹木茂密的山上,他能在樹梢上奔走數十裏,由這株樹梢,跨到那株樹梢,枝葉都不顫動一下。開諦長老見他有這們好的根底,便傳授他的道行,他的資質異常穎悟,練到了一十二歲,已有絕大的神通了。

一日,長老清早起來,教他把山門外面的道路打掃幹凈,就在山下等候。等到有一個騎黑驢的老人向上山的這條道路走來了,即上前行禮,迎接到寺裏來。他依著長老的話,在山下等了些時,果見一個年約五十多歲的老者,須眉半白,穿得遍身綾錦,滿面慈善之氣,騎在一匹很肥大、鞍轡鮮明的黑驢背上,緩緩的向上山的這條道路走來,他料知必是長老教自己迎接的人到了,連忙上前行禮,說道:“奉師傅的命,專誠在此地迎候你老人家。”老者在驢背上拱手答禮,兩眼不轉睛的向他渾身打量,面上很現出驚疑的樣子。他將老者引到山上,開諦長老已立在山門外,合掌向老者笑道,“居士別來無恙了,六年之約,不差時刻,真信人也!”老者跳下驢背,拱手答道:“豈敢失約。”

原來這老者姓方,名維嶽,是四川石泉縣的第一個富紳。少時讀書,未成年就中了舉人。因性好黃老之學,不喜仕進,家業百多萬,為一縣的首富,也用不著做官謀利,就在家鄉蓋造了極精雅富麗的庭園,招納各處方士,專一研究長生修養之法。只是從來,方土都是挾術以騙人錢財的,哪裏有甚麽長生修養的法術。方維嶽從方士的指導,修煉了若幹年,不但沒得著一些兒進益,反因服食的丹藥不得法,服成一種不能人道的毛病。四五十歲了,還沒有兒子。當少壯的時候,因一心想成道,將一切身外之物都看得不值一顧,妻室兒女也己置之度外了。後來因遊峨嵋山,遇著開諦長老,才知道以前若幹年,完全是盲修瞎煉,去道還不知幾千萬裏。歸家後,便謝絕一般方士,摔破丹爐藥鼎,不信那些邪教了。但是,這種成道的心思一退,世俗想兒子承宗接嗣的心思,又不由得發生了。因正宗夫人已有了四十多歲,不能望生育了,買了兩個身體強壯的姨太太,日夕望他生兒子。無奈少壯時所服嗇精的丹藥太多,本人已絕了生育之望。

開諦長老知道方維嶽想得兒子的心事,收養這私生子的時候,就打算給方維嶽做兒子。只因那時這私生子初從山野中收來,一則還不通人言,二則野性不易馴服,有開諦長老那般道行,才能將他收服。若在平常人,便用鐵鏈也收鎖他不住,因此開諦長老不肯當時送給方維嶽去,湊巧那年方維嶽重遊峨嵋,到了伏虎寺。開諦長老遂乘便向他說道:“居士不須著急沒有兒子,現正有一個根基最好,資性最高,無父無母的孩子,由老僧收養在此,於今他的年齡才得六歲,須經老僧教養六年,他有十二歲了,便可送給居土做兒子。”方維嶽問:“是哪裏來的這們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