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誅旱魃連響霹靂聲 取天書合用雌雄劍(第4/5頁)

途中不止一日,這日到了終南山山底下。剛待上山,只見前面來了兩個和尚,朝著歐陽後成合掌笑道:“候駕多時了,祖師爺正在寺中等著二位呢。”後成連忙拱手相還道:“豈敢,豈敢。兩位師傅,可是昭慶寺的麽?”兩和尚點頭不說甚麽,後成夫婦跟著和尚上山。

不一會,到了昭慶寺。和尚引進裏面見碧雲禪師。二人叩頭行了禮。後成正要說明前來的原因。碧雲禪師搖手止住道:“不用說,老僧已知道了。你們長途勞頓,且去休息一會兒再說。”

兩個和尚即將二人引到一間小小的房裏。直等到黃昏向後,碧雲禪師才走了進來,隨手將房門關了。從袖中拿出一疊黃紙符來,交給後成道:“你將這符遍貼這房的四周上下。”

後成依言貼好了。碧雲禪師才笑著說道:“此時我們可以開口說話了。你們今日正來得湊巧,若再遲十日到此,便有回天的力量,也無濟於事了。我們在此地一言一動,假使不在這貼了符的房裏,那怪物能一一捏算出來,他一有了防備,就大費周折了。”後成心想:我是為救師兄來的,碧雲禪師卻向我說這些牛頭不對馬嘴的話。後成正這們著想。只聽得楊宜男問道:

“畢竟是個甚麽怪物,有些甚麽害人的舉動呢?”

碧雲禪師道:“這怪物也是一個人,已潛心苦練了六十多年。只因洪武元年,七陽真人在此山飛升的時候,將一部《玄玄經》藏在對面石山之中,當時曾對《玄玄經》祝道:‘留待有緣人,得此無上道。’二三百年來,沒有能將這經取出來的。這怪物為想得這部經,特地在這山裏尋了一處風水極佳的地基,建了一個小小的道院。專心致志的,在院中練習取經的道法,已練了二十多年。此時道法已經被他練成了,且等今夜亥子之交⑤,就要將這經取出來。這經一落他的手,不須十日工夫,他的本領就通天徹地了,誰也不能奈何他。他此時的神通,已經上應天象。

“北京欽天監兩次密奏西後,說終南山妖氣上通於天,須遣道法高深的人,及早前去剪除,免成大患。西後問何人能當此任,欽天監保奏新升總鎮慶瑞。西後便下了一道密旨,命慶瑞前去終南山剪除妖孽。奈慶瑞的道術與這怪物一般的不是正道,不過慶瑞為人,心地還光明,所以不至在怪物手中喪生。”

後成問道:“慶瑞已經與怪物較量過了麽?”碧雲禪師道:“若已較量過,就早已沒有命了。慶瑞也定了在今夜亥子之交下手,待一會兒,你就能見著的。”後成這才把心放下。

到亥初時分,碧雲禪師領二人出來向山頂上行走。這時天空一輪明月,如掛冰盤,二三裏內看得分明。碧雲禪師走到一處,停步走到一片幽林說道:“那樹林之中,便是那怪物修煉之所。院後有一座筆管形的山峰高聳,你們到那山峰上去,只凝神注目,在院前的石塔頂上。等怪物取經到手的時候,你們就可下手誅他。到了危急的當兒,自有老僧前來相救,不用害怕。”後成問道:“慶瑞此時在那裏呢?”碧雲禪師道:“那時你自見著,不用問老僧。”後成不敢多說,和楊宜男同時飛上了那山峰。低頭看那樹林中寺院時,只見溶溶月色之中,有一團濃霧,將樹材籠罩著,僅隱隱約約的,看見有一所房屋在裏面,寂靜靜的沒一些兒聲息。定睛看寺院前方,一座白石的寶塔,塔尖直聳雲表,寶塔對面一座石山,不甚高大,形勢與一個饅頭相似。

二人正在觀察四周情形,忽聽得有聲如裂帛,在濃霧中響亮。急向發聲處看時,只見一顆紅星,從屋頂直伸而上,射到塔尖,便停住了。塔尖上登時現出一個人影來。那人影足有一丈二三尺高下,寬袍大袖的道家裝束,紅星在頭頂的發結裏面。後成低聲向宜男道:“你看這怪物有這們高大的身體,真可算是一個大怪物了。這怪物既苦練了六十年,你我除了兩柄雌雄劍外,一點兒法寶沒有,若是敵他不過,將怎麽了呢?”宜男目不轉睛的望著塔尖,答道:“此時才思量怎麽了,已是遲了。還不快看,他在那裏做手勢了。”後成看那怪物在塔尖上,手足舞蹈了一會,忽從口中吐出一道白色的光芒來,朝著月光射去,射到半空,復收回來,接連又射了上去,比前次射的更高。繼續射到第四次,直與銀盆也似的月光相銜⑥接。籠罩樹林的濃霧,被幾次白光沖得沒有了。天空明凈無塵,月色清明,直與白晝無異。

二人從來不曾見過有這們明亮的月光,十裏以外,能辨別人男女老少。這時仔細看對面那山,竟是一塊整石,沒絲毫罅隙。心想碧雲禪師說,七陽真人的《玄玄經》藏在那石山裏面,沒一點兒斧鑿的痕跡,怎生藏得進去呢?可見得七陽真人道法之高深了。於今這怪物,居然修煉得有從這無縫石山中取經的本領,我二人真不知拿甚麽本領敵得過他。後成正這們虛怯怯的想著,只見那怪物收回了與月銜接的白光,猛然舉手向對面石山上一指,口裏喝一聲敕,這敕字才脫口,便是驚天動地的一聲巨響。二人立腳的山峰,就如遇了風浪的帆船,震蕩得幾乎立不住腳。再看對面石山時,逢⑦中炸裂了一條大口,足有丈來寬,裂縫中仿佛有火焰噴出來,怪物舉手再向裂縫中指了一下,即見一件紅光四射的東西,從裂縫中出來,直飛到怪物身邊。怪物將袍袖一展,那東西便鉆進了袖口,怪物登時現出的那種高興得意的樣子,直是形容不出。二人知道那紅光四射的東西,必就是七陽真人的《玄玄經》。後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