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光明婢夜走桂林道 智遠僧小飲嶽陽樓(第3/4頁)

說也奇怪!這裏竹筷才向飯桶裏一插,湖中流行正急的那副大木排,便立時停住了,只在湖中盤旋,一寸也不向下水流動!排停住沒一會,從蘆席棚裏,鉆出一個二十幾歲的後生來,帶著四個壯健水手,一齊動手,將排頭的篾纜,吆喝著絞動起來,越絞動得急,越盤旋得快,就如釘住了的一般,那裏放得下去呢?

那後生見絞不動,即揚手教四水手停絞,拿出香燭來點著焚燒了些黃表紙,後生立在排頭,向湖裏作揖,口裏好像在那念誦甚麽。是這個鬼混了一會,教四人又絞蔑纜,仍是只打盤旋!後生將排頭上兩枝蠟燭拿起來,一手拈了一枝,回頭向四水手示意,撲通跳下湖去,四水手也跟著都跳下去。

好一會,後生先跳了上來,兩手的蠟燭,還在燃燒。四水手接著上來,一個個都愁眉苦臉。五人一同走進蘆席棚,隨即走出一個白須老頭,也是兩手拈著兩枝蠟燭,從容走下水去。

燭光入水,照得湖水通紅,木排底下的魚蝦水族,都看得分明。

老頭從西邊下去,走東邊上來,復將兩燭插在排頭,作了三個揖,擡起頭來,向四方張望。眼光望到嶽陽樓上,凝眸注視了一會。彎腰拾起一個鬥大的木榔椎來,雙手舉著對準排頭將軍柱上,一椎打下去。

嶽陽樓上的這少爺,打著哈哈說道:“好大的膽!居然動手打起我來了!好好!倒要瞧瞧你的本領!”說著,從頭上取下帽子來,往側邊椅上一擱。芒頭鎚一榔椎,帽子跳一下,一連槌了十來下,槌得這少爺大怒起來。揪下幾根頭發,纏繞在飯桶裏的竹筷子上。

再看那老頭,也露出驚慌的樣子,朝著嶽陽樓跪下叩頭。兩人對這少爺說道:“那芒頭的年紀不小,本領卻只得這麽大!我們瞧了他這叩頭求饒的樣子,又覺得有些可憐!少爺放了他罷!”

這少爺正色答道:“我原不肯多事,你們嬲著我幹!此刻倒替他求起情來了!你們可知道,這不是當耍的事麽?好便好,不好就有性命之憂呢!”兩人聽了,不敢再說。

才一轉眼,忽見那老頭走上酒樓來,先朝智遠跪下,哀求道:“小人下曾有事,得罪過師傅!求師傅高擡貴手,放小人過去!小人生死感激!”智遠立起身,合掌當胸,念聲阿彌陀佛,說道:“老施主何事如此多禮?請快起來,有話好坐著細說!貧僧出家人,最喜與人方便!”

老頭起來說道:“小人一望就知道師傅是得道的聖僧!小人的排,必是師傅開玩笑吊住了,不能行走!小人只得求師傅慈悲!”

智遠笑道:“這話從那裏說起?貧僧師徒遊方到這裏,還不到一日,想去上林寺塔,都沒有去。因要看這嶽陽樓的古跡,遊得腹中有些饑餓,就到這裏來喝幾杯酒,何嘗見你甚麽排來?”

老頭現出躊躇的神氣,兩眼搜山狗似的,向各座頭,仿佛尋覓甚麽。忽一眼看見那飯桶裏的竹筷子,連忙走過那邊,朝著三人跪下。說道:“小人有眼無珠,不識是那一位作耍!

千萬求開恩放小人過去!這副排只要遲到漢口一日,小人就得受很大的處分!”

那兩人因受了這少爺的吩咐,不作一聲,都掉轉臉望著湖裏。這少爺也只顧喝酒不睬理。

老頭連叩了好幾個頭。朱復在旁看了,心中好生下忍!正要斥責這少爺無禮。智遠忙示意止住。朱復只得忍氣坐著。

這少爺已開口向老頭說道:“你的排既不能遲到漢口,卻為甚麽不早上這裏來?你在我頭上,打了十幾榔椎,這帳你說將怎生算法?”老頭只是叩頭如搗蒜的說該死。這少爺躊躇了一會,才伸手從飯桶裏,拔出那枝竹筷子來。這裏竹筷子一拔,停在湖中打盤旋的木排,立時下流如奔騰之馬,瞬息不不見了。

老頭爬起來,伸出左手,在這少爺背上,拍了一下道:“好本領,好道法!佩服,佩服!”說著,回身揚長去了。

這少爺見老頭已去,伏在桌上痛哭起來。兩人慌忙站起來,問甚麽事。這少爺頓足泣道:

“就上了你們的當!我原是不肯多事的!於今我背上受了那老頭的七星針,七日外準死,沒有救藥!我上有老母,下有幼子,教我不得不哭!”

兩人聽了這少爺的話,也都慌急起來,唉聲嘆氣的,不知要如何才好!這少爺哭泣了一會,拭乾眼淚,拿錢清了酒菜帳,愁眉苦瞼的,帶著二人出酒樓去了。

朱復見了,莫名其妙!呼著師傅問道:“這畢竟是怎麽一回事?”

智遠正色說道:“你年輕的人,須記著這回所見的事!這便是好多事的報應!古語說得好: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剛才這個少爺,若不是無緣無故的逞能,將人家克期到漢口的木排吊住,何至有這場大禍?這事不落在我眼裏便罷,既親眼見那老頭下此毒手,出家人以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實不能坐視不理!少年人喜無端作弄人,固是可惡;但罪不至死!老頭的舉動,未免過於毒辣些!我得小小的懲治他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