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血戰溫泉(第6/11頁)

這個和尚懷疑地上下打量著她們:“累是累,但也可以看出施主一點敬佛的誠心。兩位施主這般空手而來,又如何還神許願,誠心拜佛?”

婉兒從懷中掏出一錠十兩重的白銀來:“我們有這些銀兩,總夠誠心了吧?”

“這——!”和尚一時愣了。

小神女說:“小師父!請原諒,我們遠途而來,路上不方便攜帶各種還神物品,想貴寺必有香燭之類的敬神物品可供應,所以我們只帶金銀,不帶東西。等還神之後,我們還有香油錢奉上。請小師父通融一下,行個方便。”

婉兒又說:“我們還想拜見你們方丈,光遠大師。”

兩個和尚又是愕然:“兩位女施主認識我寺的方丈?”

婉兒說:“我們不認識,跑來這裏幹嗎?”

小神女和婉兒從方素音口中不但知道溫泉寺的方丈光遠大師,也知道縉雲寺的方丈覺慧大師。這兩位大師都是得道高僧,在重慶一帶頗有聲望。但她們沒聽到方素音說過寺裏的和尚們會武功,不知是方姐姐不知道,還是沒有說。

小神女說:“麻煩兩位小師父,為我們代傳一聲。”

兩個和尚遲疑了一下說:“請兩位女施主稍等一會,我們去向方丈稟告。”

婉兒說:“那你們快去呀!”

一個和尚留下,一個和尚飛跑進寺去通報方丈大師了!

小神女不禁暗暗打量這一個和尚,大約有二三十歲左右,面目略瘦,但兩目有神,腳步穩重,舉止敏捷,顯然他不但會武功,而且有一定深厚的武功基礎,是一位高手。暗暗又感到驚奇,怎麽溫泉寺一個打掃山門的和尚,竟然有如此不錯的武功?莫非這溫泉寺內,還有更好的高手不成?少林寺有一批武僧,這溫泉寺也養有一批武僧?怎麽沒聽江湖上人傳說的?而且這個僧人,帶著警惕的目光在盯視著自己,懷疑自己,也好奇地打量自己和婉兒,這似乎不是一個僧人應有的舉止,難道是縉雲山近來出現了一些不明白來歷的江湖人,令他們對來人如此的警惕和防範?哪有半點出家人的模樣了?

小神女有意向他發問:“小師父,你在這裏出家多年了?”

“唔!不多。”

“那麽說,你是半路出家了?”

和尚不置可否地“唔”了一聲,對小神女的警惕性更提高了。

“小師父!你幹嗎要出家的?”

“我愛出家就出家。女施主,不該問的事,最好別多問。”

婉兒說:“我姐姐問問也不行嗎?你這是什麽態度呵!”

這個和尚正想發作,剛才跑進去的和尚已轉出來了,和他們的同伴打了一個眼色,對小神女和婉兒說:“方丈有請兩位女施主。”

小神女說:“那請小師父引路了!”

“女施主!請!”

小神女和婉兒隨這個和尚步入山門。溫泉寺的建築別有風格,依山勢而建,由四個大殿組成,自下而上為天聖殿、接引殿、大佛殿,最後一座是觀音殿,一座比一座高。寺內十分幽靜,四大殿東西有古香園,石刻園、觀魚池、荷花池等,古香園原是溫泉寺的舊址,內有溫泉寺歷代和尚的墓塔,並有由石山堆砌的各種盆景。四大殿的西面有著名的乳花洞,洞深數十丈,洞內迂回曲折,縱橫交錯,是一處有奇異特色的洞中新天地,洞內最深處,可聽到流水聲,一萬多年前,這裏是溫泉的河道。

走出乳花洞,又是溫泉寺的另一勝景,叫五潭印月,五個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水池,層疊相連。泉水自乳花洞懸崖直瀉而下,水花飛揚,形成了飛泉奇觀。泉水注入第一池後,再依次下流到其它四池,飛泉的出口處,還建了一座別致的聽泉亭。

聽泉亭有一條幽靜山徑可通竹樓,那裏又是另一番景色,似乎有僧人把守,不許外人踏入。

溫泉寺,更是元朝憲宗蒙哥(成吉思汗之孫)率軍攻打四川時,受重傷而死的所在地,因而在全國更為有名。所以當它為山崖崩塌毀滅時,明宣宗皇帝下旨重建。這裏也就成了明代地方官員朝拜的一個地方,寺內的方丈,自然也成為官府敬重的一位人物,不是有道高僧,不能當溫泉寺的方丈。

小神女和婉兒一進入寺內,迎面見到的是天聖殿,但帶路的和尚並不帶她們入殿,而是繞過天聖殿,走上石階,來到了第二層的接引殿。小神女入寺不久,很快感到了寺內氣氛不同,似乎隱藏了一股殺氣,處處都有不同的目光在暗處監視著自己。她用密音入耳之功對婉兒說:“丫頭,小心了,這寺十分蹊蹺,要防不測。”

婉兒心頭一怔,想問,這不會是賊窩吧?小神女用眼色制上了她,同樣用密聲入耳之功對她說:“丫頭,別出聲,我們裝得什麽也不知道,心中有數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