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回護珍匣柬慰兩鏢客(第4/5頁)

那位二小姐竟出自己私蓄一千銀子,交與了張達,諄囑張達趕緊到青龍驛,把這一千兩銀子,贈與店主。

張達謝了二小姐,自己沒敢徑去青龍驛,打算回到杭州,把公事交代完了,請半月的假,自己把二小姐這一千兩銀子和自己安家的五、六百兩銀子,也沒給家留下,竟全數帶回。

到了杭州,把公事交完,又把自己險些把珠鐲等遺失的事,稟明了成督辦。

這位成大人以世俗澆漓,人心涼薄,以一個市儈之流(彼時以車、船,店、腳、衙五種人為賤民,不為重視)竟有這種美德,實令人可敬。

這位成督辦竟也慨贈千金,叫張達到青龍驛助這拾金不昧的邱仁和店主,整頓仁和店。

叫他也可知道救人即是救己,眼前叫他得著作善降祥之報。

當時張達見主人饒沒責備自己作事疏忽,反倒幫助自己報恩酬德,立刻跪在大人面前,磕頭叩謝,高高興興的趕奔青龍驛。

趕到了青龍驛,來到仁和老店的門首,不由一愣。

只見店門緊閉,門首冷清清的。

張達來到這裏,雖是傍晚,但是絕不會這時候就上了店門。

自己上前叫門,哪知叫了半晌,沒有人答應。

店旁正是一家茶坊,有人過來向張達道:“客人敢是住店麽?您趁早別費事,請到街南去住吧!這座店早歇業了。”

張達驚問道:“怎麽,這店不幹了,掌櫃的邱仁和,難道也搬走了麽?”

那人道:“掌櫃的倒是還在這兒,不過在緊後頭,這裏招呼不容易聽見,得趕上他們出來買東西就開門了。”

張達道:“我不是住店,是找人來了。”

方說到這,店門忽隆一聲,立刻開了,張達一看出來的正是恩兄仁和店主邱仁和。

只是面容蒼白,雖只隔了三個月,好似老了二、三年。

張達忙上前招呼道:“邱恩兄,你這一向可好?我本應早來看望恩兄,只為諸事牽纏,耽擱到今日,恩兄怎麽把這個買賣真個收市了?”

邱仁和長嘆一聲道:“一言難盡,這裏不便立談,我們裏面說話去吧!”

於是把張達領進店房。

張達見店裏這一歇業,這時候又是黃昏時候,院裏格外陰沉沉的,所有客房裏全是關著門,土蔽塵封,那仁和店主更是滿面淒涼。

邱仁和領著張達奔後面,直繞到了後面的跨院裏。

這裏輕易沒有人來,這張達更是沒有來過,只見這後跨院,僅是四間房子。

邱仁和把張達讓進上房,只見屋中陳設雖是應有盡有,只是屋中極其淩亂,很表現出來主人沒有心緒再收拾屋子。

邱仁和讓張達在堂屋中落座,隨令妻子出來拜見張達。

張達稍事周旋,這才問起因何把這店房歇業的情形。

邱仁和這才把自己已然把店房停業,另行找主盤與他人:“兄弟你是這時來,咱們弟兄還能聚會聚會,要是再晚來兩天,買主一交了錢,我就攜眷回籍,大約咱們弟兄就不易聚會了。”

當下張達遂把成大人和他二小姐慨贈千金,表彰他的義舉,要竭力成全恩兄。

成大人並且還要見見恩兄,囑咐我要在把恩兄這裏全安置好了,務必隨我到杭州去一趟。

那仁和店主還要固辭,張達竭力把成大人的意思向仁和店主說了一番,邱仁和這才不再推辭。

張達因為他過形忠厚,這麽整理買賣,絕不容易整理好了。

自己先不把兩千銀子拿出來,遂破出任勞任怨,自己親自替整理這個買賣。

把邱店主所欠的債全給償還了,然後重新整理這座仁和老店。

花了一千多兩銀子,把緊接著這座店房,以大價收買到手裏。

遂把這座仁和店擴充起來,開展到四十多間客房,所有店裏的夥計,也全是這張達親自給挑選的,全是精明幹練,口齒靈巧。

這一來把個仁和店整理的,真是日漸興隆,真應了俗語說的:“死店活人開了。”

張達真個破出全份力量,買賣日漸發達起來,自己覺著足可以放心了。

無論這位恩兄怎樣老實,自己給他安排就緒,只要他能夠按部就班的往下好好去作,絕不會再有二次的失敗。

張達費了好幾個月的工夫,仁和店聲譽已著,這才拜別恩兄,回轉杭城,向主人覆命。

這種買賣本來是極好作,也極難作,聲譽壞了,任憑你房價多賤,偏是沒人肯來照顧你。

你只要把信用名譽作好了,不請自來。

你就是房價大,客人只為你這字號靠的住,絕不計及。

這位仁和店主邱仁和只為拾金不昧,竟得了這種好報,青龍驛的仁和老店,遐邇馳名,張達這才與邱仁和結下生死之交。

這件事,這一帶巷裏傳來,可是言人人殊,說甚麽的可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