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脫匪困夏侯英逢三俠(第3/5頁)

夏侯英咳了一聲,隨向甘忠問道:“堡主帶你弟兄在哪裏存身,現在見得著麽?我還有要緊事哩!”

甘忠道:“不用著急!見得著,轉過前面那道山坳就到了,前面叫做石佛洞,那裏有住居的獵戶,就在獵戶家中了。”

夏侯英點頭道:“好吧!咱們走著,我告訴你吧!”

於是兩人往前走著,夏侯英把經過的事,約略的向甘忠說了個大概。

甘忠聽了頗贊夏侯英精明幹練,自愧弗如。

說話間已轉過這道山塢,甘忠用手往前一指道,“你看,那邊峭壁懸崖下一幢幢的石屋,就是獵戶們住的地方,我們昨夜就住在那裏了。”

夏侯英順甘忠手指處一看,那一帶果然是一段峭壁懸崖,非常險峻。

峭壁下是一段較比平坦的山道,貼著峭壁下一排排的蒼松翠柏,更顯得郁郁蒼蒼。

在那濃蔭中卻有十幾幢石屋,頗顯得古樸異常。

夏侯英無意中又往遠處看了一眼,見過去獵人住的石屋,是一道高崗,高崗上更有一座廟宇,雖在遠處看不真切,只就目力所能看到的一段苔痕斑剝的石墻,足有半箭地長,那情形絕非山神土地祠一類的小廟。

夏侯英遂向甘忠道:“那崗上有一廟宇,堡主既來到這裏,為什麽不向那廟裏投宿呢?”

甘忠道:“你還提那廟呢,要不是堡主有一身驚人絕技,絕頂功夫,幾乎先弄個身敗名裂,我現在想起來還覺得可怕呢!”

夏侯英聽著不禁愕然驚問道:“怎麽!難道堡主也險披匪徒暗算麽?”

甘忠遂把昨夜經過,也向夏侯英說了一遍,把個夏侯英聽得目瞪口呆。

原來淮陽派掌門人鷹爪王,從跟夏侯英分手之後,避開女屠戶陸七娘,迳奔那雁蕩山五龍坪,一路毫無阻隔。

到了五龍坪,這三頭驢竟自不再往前走,自己就停在腳夫集聚的一座竹棚下。

果然有這裏的腳夫過來,把驢牽到槽上一喂飲,回頭來向鷹爪王討腳力錢。

鷹爪王就要照講定的價錢付給他。

甘忠卻故意試試腳夫,只取出一吊錢來遞給他,那腳夫卻瞠目看著甘忠,囁嚅著說道:“客人,這數目怕不對吧?您不是四百錢一頭講的,外加酒錢麽?”

甘忠、甘孝相視一笑。

甘忠道:“你們倒真有兩下子,不過你說對了一半。這價錢你倒說的不錯,可是驢的數目你說錯了。我們是一塊兒四頭驢,有一位半路耽擱住了。”

說話間又取出一吊錢來,遞給他道:“我們該給一吊六百錢的腳力錢。”

腳夫見客人十分大方,連連道謝。

()鷹爪王看了看,這一帶頗為熱鬧,有許多小販在賣冷熱熟食,專為遊山的客人攜帶便利的食物。

那腳夫們也是分兩路,兩處蘆棚,在道旁更有兩座茶棚兼賣酒。

還有一班擡爬山虎的腳夫,見有客人到來,就向前兜攬。

這時甘忠、甘孝因為一路上和這種妄驢掙了一路頗覺口幹舌燥,遂向鷹爪王道:“師傅,咱們不在這茶棚裏歇歇腳,就勢等一等夏侯英,大約他沒有什麽耽擱,回來的也快。”

鷹爪王點了點頭,隨即走向山口外一座較幹凈的茶棚,師徒三人在長凳上落坐,立刻賣茶的送過三蓋碗茶水。

原來江南道上賣茶的,比北方講究得多。

這種茶棚,除茶酒兼賣者外,那單賣茶的,卻是預備的極全,紅綠茶全有,可以由著客人揀選。

這師徒品茗歇息,方喝了半盞茶,忽然從那山道上走上一人,年約五旬以上,穿著件寧綢箭袖官衣,藍色已經變成黑色,上面一片片放光,可不是絲質的光彩。

因為年代多了,好幾處磨擦時候多,全成了油光的。

上面凡有團龍花的地方,全成了透的,這件衣服起碼有二十年以上,並且這人身量細高,可是這件箭袖卻是齊頂膝蓋下。

下面穿著雙靴子,一只布的,一只緞子的,兩只不同樣的靴子灰塵全遮滿了,並且好多處破綻的地方。

背上又背著一個小包裹,從左肩右肋下抄過來系在胸前,頭上卻把頭發挽了個發髻。

這人面龐清瘦,黃焦焦的好似病容,只是兩目神光十足,掩不住他是深得內家的造詣。

這種四不象的打扮,十分可笑!

說他是乞兒,可又沒有那種饑寒輕賤的態度。

說他是遊學的文貧,這種形狀,若叫兒童們看見,豈不要遭兒童笑謔。

這人來到了茶攤前,站在那直沖著鷹爪王師徒三人臉上死盯。

他要是打量完了一走,也就不理會了,只是這怪人竟站在那兒好似木雕泥塑,連動也不動。

鷹爪王心裏有些明白,卻依然神色不動的故作不注意他。

甘忠、甘孝兩人年輕性暴,哪肯再任他這麽死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