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殮房驚魂(第3/15頁)

水知寒雖不知曉明將軍與四大家族的淵源,但他身為將軍府總管,何等精明,已瞧出其中蹊蹺,所以有意無意間用言語試探,此刻見明將軍微蘊怒氣,一笑轉移話題:“暗器王與蟲大師等五六人同赴萍鄉,分手後暗器王一路向北行,身邊卻多了一個身穿重孝,約摸十二三歲的小孩子,據我判斷極有可能就是曾與暗器王、蟲大師一起大鬧擒天堡、鬼失驚曾提及過的那個孩子。”

明將軍微微一怔:“鬼失驚說那孩子乃是冬歸劍客許漠洋的義子。許漠洋雖一意與我為敵,但他得巧拙師叔傳功,算起來亦是我門中唯一的師弟,難道竟死了麽?”[更多精彩,更多好書,盡在[517Z.cOm]

水知寒點點頭:“不久前我才得到密報,滇南媚雲教內亂,許漠洋曾染指其中,卻被叛出擒天堡的寧徊風乘隙暗算,傷重不支……”滇南畢竟離京師太遠,縱是以將軍府強大的情報網,亦是在兩月之後方才得到一些並不確切的零星消息。

“莫非許漠洋之死激起了暗器王的鬥志,方才入京麽?”明將軍喃喃道,目光忽然鎖在水知寒的面上,“你對寧徊風此人有何印象?”

水知寒從容一笑:“江湖上傳聞寧徊風‘病從口入、禍從手出’,出名的難纏。但我從未見過此人,對其亦談不上什麽印象。”他講話的神態是如此輕松,似乎在說著一個與自己毫不相關之人。明將軍本以為水知寒會知道禦泠堂與四大家族的一些恩怨,但以他的眼力,亦無法從水知寒的表情瞧出任何破綻。

水知寒接著道:“暗器王在嶽陽府停留一日,卻將全身銀兩都輸給了一位號稱‘嶽陽賭王’的江湖小角色。”

明將軍不解:“怎會如此?”

水知寒將當時的情形解釋一番,明將軍撫掌大笑:“好一個林青,直到今日我才確信總算沒有找錯對手!”言語中相惜之情溢於言表。相比以往那個決不肯輕易服輸的林青,如今寵辱不驚的暗器王尤疑更令明將軍看重。

水知寒沉聲道:“不過此次若非淩霄公子何其狂早早得到消息在京城外接應,縱有偷天神弓之利,暗器王亦難逃太子一系的追殺。經此重挫,將軍的這個對手只怕已不足為懼。”

“不然。”明將軍緩緩搖頭,“林青的厲害之處並不在於其武功的機巧靈動,變幻無方,而在於對敵時能保持一份沉穩的心態。但他少年成名,不免略失於驕狂,只要經此挫敗而不倒,心志愈堅,才會變得更為可怕。”他低低嘆了一聲,自言自語般道,“而我欲求一敗,亦難於登天啊!”

水知寒大生感懷,這句話從明將軍口中說出,絲毫不覺其狂,反令人生出一種獨攬天下、寂寞蕭索的感覺。

明將軍眉稍一挑:“這次在飛瓊橋邊你曾告訴我追捕王己躡住林青,為何最後不見梁辰的蹤影,反是管平與葛公公出手?”這一問確是關鍵,京城將軍府、泰親王與太子了三大派系明爭暗鬥,互有掣肘,如果追捕王參與管平襲擊林青之事,豈不是說明泰親王後與太子已暗中聯手,針對將軍府?

水知寒胸有成竹,微笑道:“只要猜出請歷輕笙出山之人到底是誰,歷輕笙截住暗器王的原因,便可知答案。”對於請歷輕笙出手之人,剛才,以及明將軍雖僅以“某方勢力”稱之,但彼此都心知肚明,除了泰親王與太子,又有誰能請得動六大邪派宗師之一的鬼王?

明將軍沉吟道:“厲老鬼孤身一人挑戰林青,周圍又並無埋伏,多半是相試武功之意。由此看來,應該是泰親王的手筆。”

水知寒點頭:“正是如此。將軍與暗器王約戰天下皆聞,泰親王亦知若是暗器王挑戰無功,只會令將軍聲望更盛,所以僅讓追捕王觀察暗器王的動向,又派出歷輕笙試探一下暗器王是否真有與將軍一戰的實力。而如果是太子請厲輕笙出手,只怕就不會輕易放過暗器王了。”京師中局勢復雜,三方勢力互相牽制勉強維系著平衡,牽一發而動全身,暗器王與明將軍一戰無論勝負都會帶來不可預知的變數。泰親王希望林青入京挑戰明將軍,趁亂奪權;而太子則一味隱忍,靜待聖上百年後登基,所以才要尋機會除掉林青,以絕後患。

明將軍撚須冷笑:“泰親王唯恐天下不亂,他如今已是天子之下萬人之上,位高權重,到底還想做什麽?”

水知寒靜默,暗忖泰親王身為先帝正宮的唯一嫡子,對於立太子之事早就心懷不滿,以他的野心,或許已在暗中策劃謀反,只是這些想法,他卻不敢隨便訴之於口。

水知寒小心避開話題:“梁辰顯然想不到,暗器王可以如此輕易地擊敗鬼王歷輕笙,他忙於將此消息回報泰親王,一時未有行動。卻不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管平借此機會巧施計謀,先在君山附近的平山小鎮中擄走那個孩子,然後故意在沿途留下痕跡,假意引暗器王入京,卻待其人困馬乏之際痛施殺手。只可惜暗器王重傷之余,依然有能力破圍而出,再加上淩霄公子何其狂驀然現身,管平等人雖不甘心就此放虎歸山,卻也只得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