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沙場重逢

〖隆盛元年戊寅,三月二十五日,齊王李顯兵至沁源,與龍庭飛對峙沁源,北漢軍十萬,雍軍四萬,然北漢軍多新軍,龍庭飛隱忍不出戰。

三月二十九日,龍庭飛列陣出,兩軍決於沁源。

——《資治通鑒·雍紀三》〗

馬槊將一個北漢軍挑落馬下,李顯將馬槊交到左手,右手手腕已經有些發麻了,然後在親衛簇擁下返回中軍,這已經是他第三次率親衛沖陣了,這樣痛快淋漓的殺戮真讓李顯渾身都覺得爽快,雖然雍軍在人數上少一些,可是北漢軍也只是出動了六七萬的樣子,而且新軍老軍混雜,所以雖然已經戰了半日,雍軍還是沒有露出什麽敗相,可是想要取勝卻是休想。而且那個龍庭飛也有和自己相同的愛好,自己不過沖陣三次,他已經沖陣五次了,而且常常帶著那些新軍殺入雍軍在轉戰中露出的空隙。經過幾次的磨練,那些新軍作戰逐漸熟稔起來,李顯能夠感覺到壓力越來越大了,是不是暫時後退呢?李顯一邊想著,一邊傳下軍令,指揮雍軍攻向敵軍的破綻,兩軍都是百戰余生的精騎,棋逢對手,都是陷入了苦戰之中。

龍庭飛神色凝重地望著對面的敵軍,雍軍可真是不好對付,四萬雍軍,集結成三座騎陣,互相支援,常常是一支沖刺,另外兩支壓陣支援,雍軍甲堅兵利,一次次撕開北漢軍的防線,收割足夠的性命之後便退去。北漢軍由於去年澤州的慘敗,無法有效地沖破雍軍的戰陣,所以龍庭飛索性散開戰陣,用輕騎兵在雍軍陣外遊弋,用弓箭壓制雍軍的活動範圍,調動精兵阻撓雍軍沖破北漢軍軍陣的可能。

就這樣雙方陷入了僵局,雍軍無法破陣,北漢軍也無法徹底壓制雍軍,李顯和龍庭飛心中都明白,這樣下去,就是一方獲勝也不過是一個慘勝。可是兩人在臨戰指揮下水平相差不多,這種軍力基本相等的情況下,誰也沒有辦法速勝,只能在生命的消耗中相持,誰犯的錯誤越少,誰就是勝利者。若是從前,李顯和龍庭飛在這種情況下都會謀求避戰,可是今日兩日心中都有盤算,所以誰也不肯停手,而且兩軍纏戰半日,雙方都是苦戰最酣的時候,這種情況更是誰也不敢冒著降低氣勢的危險退兵的。

李顯皺緊了眉頭,不對勁,龍庭飛的用兵他是領教過的,什麽時候他會在這種結局不明朗的情況下陷入這樣的苦戰,若沒有七、八分以上的勝算,龍庭飛不會大舉出動的,死裏求生是自己常做的事情,不過現在也很少做了,畢竟自己已經有了可以和龍庭飛對陣的自信了,那麽他這樣定是有陰謀。這時候蘇青策馬過來,高聲稟報道:“殿下,荊將軍已經在二十裏之外,前鋒已經和我軍斥候接觸。”李顯心中大喜,在北漢境內龍庭飛的消息一定比自己靈通,那麽龍庭飛應該是已經知道了荊遲將到的情報,所以想在荊遲到來之前消滅我軍。心中計議已定,李顯開始改變策略,盡量集中兵力,收縮防線的結果就是北漢軍的戰線扯地更長,攻擊也更加猛烈,仿佛海潮無休無止的沖激著高聳的礁石。而李顯也指揮著軍隊死力纏住龍庭飛,絕對不能讓北漢軍輕易撤退,只要纏住北漢軍一段時間,就可以內外夾擊,大破敵軍。

二十裏之外,荊遲帶著鐵騎正在向戰場奔去,雖然一路上勢如破竹,可是還是有不少北漢軍民奮起抵抗,雖然被他一一殲滅,可是雍軍也受了些損傷,就連荊遲也受了些輕傷。荊遲少年時,正值中原大亂,民不聊生,荊遲又是天生的狠辣性子,不願在鄉裏受人欺辱,索性做了強盜,最慣的就是殺人盈野。後來大雍逐漸強盛起來,荊遲雖然性子粗豪,也知道作強盜不是了局,便去投了雍軍,因為武藝高強,不到半年就成了軍中有數的勇士,後來得到雍王重用,輾轉成了雍王的心腹愛將,過去的事情自然無人提起了。李贄軍紀嚴明,最不喜歡殺俘屠城之事,荊遲畏懼軍法,所以也拘束住了野性。可是前些日子他獨自領軍,本就壓力極大,再加上北漢人的頑強抵抗,越發觸怒了這位強盜將軍,索性大開殺戒,本來還不覺得什麽,如今快要和齊王會師,荊遲卻想起自己所作所為,不由有些煩惱,最後卻給他橫下心來,若能勝了北漢軍,想來不會將自己斬首以正軍規吧。所以他雖然知道北漢軍兵力不弱,也沒有絲毫畏懼,只是根據斥候的回報,判斷著如何進軍才好。前面探查軍情的斥候飛馬奔來三言兩語說明白軍情,又遞上親手繪制的草圖。

荊遲令大軍緩行,自己停在路邊,一邊在馬鞍上看著斥候繪制的草圖,一邊低聲嘟囔。他此刻形容實在有些狼狽,散發披肩,頭盔早就被他不知何時丟落了,一身戰袍早就破爛不堪,上面沾著斑斑點點的痕跡,有的是黃色的泥水,有的是紅色的血跡,讓身邊的眾將和親衛暗暗好笑,卻不敢多言。一路上荊遲的霸道和殺氣可讓這些戎馬生涯多年的驕兵悍將心中戒懼忌憚的很。以前荊遲跟在雍王身邊的時候,自然是不會流露出強烈的草莽氣息,而在齊王麾下,荊遲心中一直存有戒心,更不會流露出破綻授人以柄,只有在今次獨立領軍而又一路殺伐之後,荊遲隱藏在粗豪表面下的真容才被眾人熟知,故此都是多了幾分畏懼,對著荊遲都是畢恭畢敬,更別說像從前一樣開玩笑了。要知道幾日前,荊遲就親手斬了十幾個醉心殺掠,忘記整軍時間的軍中悍卒。這種種變化,早就讓眾人見識了荊遲一直被壓制住的霸道狠辣,所以任憑荊遲在那裏專心研究地圖而不肯及時出兵支援齊王,也沒有人敢多問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