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 排難解紛當六強(第6/15頁)

他呆呆不語,廣場上千余人的目光一齊凝注在他臉上。適才兩人動手過招,倏忽兩下,便即分開,除了第一流高手之外,余人都沒瞧出誰勝誰敗,只是眼見張無忌行若無事,空性卻皺起眉頭苦苦思索,顯然優劣已判。

空性突然間大喝一聲,縱身而上,雙手猶如狂風驟雨,“捕風式”、“捉影式”、“撫琴式”、“鼓瑟式”、“批亢式”、“擣虛式”、“抱殘式”、“守缺式”,八式連環,疾攻而至。張無忌神定氣閑,依式而為,捕風捉影、撫琴鼓瑟、批亢擣虛、抱殘守缺,接連八招,招招後發而先至。

空性神僧這八式連環的龍爪手綿綿不絕,便如是一招中的八個變化一般,快捷無比,哪知他快張無忌更快,每一招都占了先手。空性每出一招,便被逼得倒退一步,退到第七步時,“抱殘式”和“守缺式”穩凝如山般使將出來。這兩式是龍爪手中最後第三十五、三十六式的招數,一瞥之下,似乎其中破綻百出,施招者手忙腳亂,竭力招架,其實這兩招似守實攻,大巧若拙,每一處破綻中都隱伏著厲害無比的陷阱。龍爪手本來走的是剛猛路子,但到了最後兩式時,剛猛中暗藏陰柔,已到了返璞還真、爐火純青的境界。

張無忌一聲清嘯,踏步而上,抱殘守缺兩招虛式一帶,突然化作一招“拿雲式”,中宮直攻而入。

空性大喜,暗想:“終於你著了我道兒。”眼見他一條右臂已陷入重圍,再也不能全身而退,當下雙掌回擊,陡然圈轉,呼的一響,往他臂彎上擊了下去。空性是有道高僧,見這少年精通少林武藝,生怕他和本門確有淵源,何況先前數招中他明明已抓到自己重穴,都是有意縮手相讓,因此這一招便也沒下殺手,只求將他右臂震斷便算。豈知雙掌掌緣剛和他右臂相觸,突覺一股柔和而厚重的勁力從他臂上發出,擋住了自己雙掌下擊。便在此時,張無忌右手五指也已虛按在空性胸口“膻中穴”的周遭。

在這一瞬之間,空性心中登時萬念俱灰,只覺數十年來苦練武功、稱雄江湖,全成一場幻夢,點了點頭,緩緩說道:“曾施主比老衲高明得多了。”左手抓住右手的五根手指,一施勁力,正要將之折斷,突覺左腕上一麻,勁道全然使不出來,正是張無忌的手指在他手腕穴道上輕輕拂過。只聽他朗聲說道:“晚輩以少林派的龍爪手勝了大師,於少林威名有何妨礙?晚輩若非以少林絕藝和大師對敵,天下再無第二門功夫,能占得大師半點上風。”

空性在一時憤激之中,原想自斷五指,終身不言武功,聽他如此說,但覺對方言語行事,處處對本門十分回護,若非如此,少林派千百年來的威名,可說在自己手中損折殆盡,自己豈非成了少林一派的大罪人?言念及此,不由得對他大是感激,眼中淚光瑩瑩,合十說道:“曾施主仁義過人,老衲既感且佩。”

張無忌深深一揖,說道:“晚輩犯上不敬,還須請大師恕罪。”

空性微微一笑,說道:“這龍爪手到了曾施主手中,竟然能有如此威力,老衲以前做夢也料想不到,日後有暇,還望駕臨敝寺,老衲要一盡地主之誼,多多請教。”本來武林中人說到“請教”兩字,往往含有挑戰之義,但空性語意誠懇,確是佩服對方武術,自愧不如,有意求教。

張無忌忙道:“不敢,不敢。少林派武功博大精深,晚輩年幼淺學,深盼他日得有機緣求大師指點。”他這幾句話發自肺腑,也是說得懇切之極。

空性在少林派中身分極是崇高,雖因生性純樸,全無治事之才,在寺中不任重要職司,但人品武功,素為僧眾推服。少林派中自空智以下見他如此,既覺氣沮,對張無忌顧全本派顏面也是暗暗感激,都覺今日之事,本門是決計不能再出手向他索戰的了。

空智大師是這次六大派圍攻明教的首領,眼見情勢如此,心中十分尷尬,魔教覆滅在即,卻給這一個無名少年插手阻撓,倘若便此收手,豈不被天下豪傑笑掉了牙齒?一時拿不定主意,斜眼向華山派的掌門人神機子鮮於通使了個眼色。

鮮於通足智多謀,是這次圍攻明教的軍師,見空智大師使眼色向自己求救,當即折扇輕揮,緩步而出。

張無忌見來者是個四十余歲的中年文士,眉目清秀,俊雅瀟灑,心中先存了三分好感,拱手道:“請了,不知這位前輩有何見教。”鮮於通尚未回答,殷天正道:“這是華山派掌門鮮於通,武功平常,鬼計多端。”張無忌一聽到鮮於通之名,暗想:“這名字好熟,甚麽時候聽見過啊?”只見鮮於通走到身前一丈開外,立定腳步,拱手說道:“曾少俠請了!”張無忌還禮道:“鮮於掌門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