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嗟乎興聖主 亦復苦生民(第2/15頁)

李自成見袁承志進來,叫道:“好!皇帝呢,帶他上來吧。”袁承志道:“崇禎自縊死了。”李自成一呆,接過崇禎的遺詔觀看。

旁立的少年忽然伏地大哭,幾乎昏厥了過去。李自成道:“那是太子!”袁承志扶了他起來。李自成問道:“你家為甚麽會失天下,你知道麽?”太子哭道:“只因誤用奸臣溫體仁、周延儒等人。”李自成笑道:“原來小小孩童,倒也明白。”隨即正色道:“我跟你說,你父皇又胡塗又忍心,害得天下百姓好苦。你父皇今日吊死,固然很慘,但他在位一十七年,天下百姓被逼得吊死的又不知有幾千幾萬,那可更慘得多了。”太子俯首不語,過了一會道:“那你快殺我吧。”袁承志見他倔強,不禁為他擔心。

李自成道:“你還是孩子,並沒犯罪,我哪會亂殺人。”太子道:“那麽我求你幾件事。”李自成道:“你說來聽聽。”太子道:“求你不要驚動我祖宗陵墓,好好葬我父皇母後。”李自成道:“當然,那何必要你求我?”太子道:“還求你別殺百姓。”李自成呵呵大笑,道:“孩子不懂事。我就是老百姓!是我們百姓攻破你的京城,你懂了麽?”

太子道:“那麽你是不殺百姓的了?”李自成倏地解開自己上身衣服,只見他胸前肩頭斑斑駁駁,都是鞭笞的傷痕,眾人不禁駭然。李自成道:“我本是好好的百姓,給貪官汙吏這一頓打,才忍無可忍,起來造反。哼,你父子倆假仁假義,說甚麽愛惜百姓。我軍中上上下下,哪一個不吃過你們的苦頭?”太子默然低頭。李自成穿回衣服,道:“你下去吧。念你是先皇的太子,我封你一個王,讓你知道我們老百姓不念舊惡。封你甚麽王?嗯,你父親把江山送在我手裏,就封你為宋王吧。”

太監曹化淳站在一旁,說道:“快向陛下磕頭謝恩。”太子怒目而視,忽地回手一掌,啪地一聲,曹化淳面頰上登時起了五個手指印。

李自成哈哈大笑,道:“好,這種不忠不義的奸賊,打得好。來呀,帶下去砍了!”曹化淳嚇得臉如土色,咕咚一聲,跪在地下連磕響頭,額角上血都碰了出來。李自成一腳把他踢了個筋鬥,喝道:“滾出去,以後你再敢見我的面,把你剮了!”太子隨後昂首走出。

李自成對袁承志道:“這小子倒倔強。我喜歡有骨氣的孩子。”袁承志道:“是。”

丞相牛金星道:“主上大事已定。明朝人心盡失,但死灰復燃,卻也不可不防。這孩子十分倔強,決計不肯歸順聖朝,只怕有人會借用他的名頭作亂。不如除了,以免後患。”李自成躊躇道:“這也說得是。這件事你去辦了吧。”轉頭對身後的矮子軍師宋獻策道:“聽說皇帝還有個公主,卻不知在哪裏。”

袁承志接口道:“皇帝把她砍去了一條臂膀,是我接了公主在家裏養傷。待她傷愈,再帶她來叩見大王。”李自成笑道:“好好!你功勞不小,我正想不出該賞你甚麽,這公主就賞了你吧。”袁承志窘道:“不,不,那……倒是那個太子,還求大王饒了他性命。”牛金星笑道:“袁兄弟,害甚麽臊?究竟是英雄出在少年。劉將軍他們功勞雖大,大王也只賞他們幾名宮娥呢。你駙馬爺還沒做,倒愛惜起小舅子來啦。”

袁承志聽他話中有刺,頗為不快,心想:“太子這小小孩童,何必殺他?”

李自成道:“袁兄弟,我部下武官,分為九品。劉宗敏是一品權將軍,你義兄李巖是二品制將軍。我封你為三品果毅將軍吧。”袁承志躬身道:“多謝大王。袁承志誓死為大王效力,不願為官。”

牛金星微笑道:“袁兄弟是七省武林盟主,是不是嫌這三品將軍職位太低了呢?大王一統天下,率土之民,莫非王臣。甚麽七省盟主、八省盟主這些私相授受的名號,自今而後,都是要嚴加禁止的了。”

李自成聽他言語太重,拍拍袁承志的肩頭,微笑道:“你還年輕得很,功勞雖是不小,終究隨我時日還短,以後升遷,還怕沒機會嗎?”袁承志道:“屬下決非為了職位高低,實因草莽匹夫,做不來官。”李自成呵呵大笑,朗聲道:“我難道不是草莽匹夫了?連皇帝都要做呢。”袁承志不便再說,辭了出去。

當下回正條子胡同來,一進胡同,就聽得兵刃相交、呼喝斥罵之聲,隨見數十名闖軍手執兵刃,急奔出來。袁承志心想:“這許多闖軍在這裏幹甚麽?”加快腳步,走到門口,只見何惕守揮鉤亂殺,把十多名困在屋裏逃不出來的闖軍打得東奔西竄。袁承志叫道:“住手,住手!都是自己人!”何惕守叫了聲:“師父。”閃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