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第3/4頁)

雁歸秋為人向來極重承諾。

為此他與大魏聖皇約戰於蜀山劍冢。

那一戰,無人觀禮——能看的人不願看,想看的人不能看。

只有在劍冢外侍奉的弟子隱約看見雁歸秋同時催動蜀山劍冢內的十三把神劍,與夏侯昊玉打得難分難解。

這十三把神劍,可是大有來頭。

是蜀山歷代星殞所用之劍,皆被藏於劍冢,待有緣弟子尋得。可以說每一把都飽飲過不止一位星殞的鮮血,每一把都裹藏著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而想要催動這樣的神劍絕非易事,即使尋常星殞全力二位能駕馭其中一二便已是了不得的事情,可雁歸秋卻能如使雙臂一般同時催動十三把神劍,在當時絕對算得上驚世駭俗之事。

那一戰的結果,無人知曉,只是聖皇卻自此再也未有提過清理西蜀遺族之事。

雁十三之名也因此傳遍大江南北。天下宗門皆以其為首。

而吳起作為雁歸秋唯一一個徒弟,還未至星殞便已經從劍冢之中取出一把先輩所遺神劍。隱隱有傳聞,他的劍道天賦堪稱妖孽,甚至很有可能成為雁歸秋之後,第二位能同時禦使十三把神劍之人。

故此,小十三之名也就隨之傳開。

“師尊名諱,晚輩擔之不起。”

雖然不知其身份,但觀男子如此直言不諱的到處師尊名諱,吳起心中便知此人輩分極高。即使心頭對於男子有所忌憚,但向來尊師重道的他,還是極為恭敬的朝著男子行了一個禮。

“恩。”男子點了點頭,對於吳起的行禮心安理得。

“丞相,蜀山掌門對於討賊之事尚存疑慮,多番推遲,全然不顧當年恩情。今日不得已才帶吳公子前來。”青玉夫人也在這時說道,言語之中對於蜀山的態度多有不滿之意。

吳起聞言也確有幾分尷尬。

當年之事他雖不曾親眼見得,但卻有所耳聞。

那位萬人敬仰的丞相左玉城曾經將瀕臨滅門之災的蜀山挽救回來,當時身為蜀山掌門的雁歸秋對此感激涕零,也曾立下誓約,蜀山永世敬漢。

可是如今西蜀遺族凋敝,甚至連曾經的皇室後裔都尋覓不得,有的只是一些還空抱著復國夢的酒囊飯袋。聖皇雖死,但司馬雪卻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這個時候,青玉夫人想要拉著蜀山對抗大魏,確實也有些難為蜀山。

但江湖之人又極重信用,故此,吳起確實感到有些難堪。

“呵呵。”男子聞言卻笑了笑,臉上絲毫未有半分惱怒之意。他笑呵呵的望向吳起,說道:“蜀山千年基業,自然不可輕率行事。不若吳公子與我說說你家掌門有何顧慮,在下也好一一為你解惑。”

男子的態度倒是讓吳起生出幾分好感,不似青玉夫人雖然身為女子,卻一門心思的想著復興漢室。他理了理思緒,說道:“聖……夏侯昊玉身亡不假,北地晉王近來也盛傳有謀逆之舉,西涼武王更是忙於對付蠻族無暇顧及中原。北魏看似岌岌可危,但是太尉穆梁山與經綸院的殷黎生卻先後登臨星殞,天嵐更是有新晉的天樞星殞徐讓坐鎮,司馬詡為人又深不可測。反觀我蜀地,卻只有青玉婆婆與師尊二位星殞。”

“這些且都不說,光是如今先皇後裔皆盡數離散,蜀地遺族雖滿腔復國之志,但卻群龍無首真是到了大戰之時,恐怕徒增許多變數。”

“如此。”聽完吳起一番話,男子微微頷首,他手中的羽扇一陣無意識的晃動,之後他忽地笑道:“吳公子與掌門心中顧慮無可厚非。但在下若是為蜀山解決了這樣的顧慮,那又當如何?”

吳起聞言一愣,這孝明帝後代或許還能找到,可這星殞其實說找就能找出的。他對此自然不信,但嘴裏卻下意識地回道:“若是沒有這些顧慮,我蜀山又豈是食言之輩?”

“好!”男子聞言,臉上神色一正,他伸手指了指一直在一旁低著頭的樊如月,說道:“這位,便是先皇後裔。”

此言一出,不僅吳起,就連樊如月本人也豁然擡起了頭,顯然對此事極為震驚。反倒那位青玉夫人神色尋常,似乎對此早有所料。

“這……”吳起覺得有些荒謬,心中更是暗以為這男子是為了誑騙自己所胡謅的事情。“先生說笑了,如月姑娘是青玉夫人的孫女,漢朝神將樊黃嶺之後。豈能是先帝後裔。”

“當年先帝的之子,陸蒙皇子與我兒被魏賊所困,為保住先皇唯一的血脈,將公主與我的孫女互換,方才逃過此劫。那是公主年幼記不得也是常理之中,但先皇卻留下了血詔,證明此事。”青玉夫人的聲音也在那時響起,她臉上的神情淡漠,似乎絲毫也不為自己孫女的死而感到半分不舍。而說完這番話,她從懷裏掏出一張燃著血跡的錦緞遞於吳起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