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西涼過後是故鄉(第2/4頁)

“小的自知有罪,去到西涼從軍也算是戴罪立功。只是……我家母親年邁,我實在放心不下。只想求將軍網開一面,讓我臨行前能去看她一眼。若是將軍成全,小的以後定然鞍前馬後,結草相報!”

說完這些,劉長玉再次跪下,雙目含淚,又是幾個用力極重的響頭扣出。

蘇長安聽完這番話,眉宇間的冷意淡去,但這劉長玉的一番話究竟是真是假,他也難以分辨。

本想要拒絕,但腦子裏又不由得浮現出那位被他殺死的少年模樣,心底一軟,他很認真的想了想後,終於是說道:“好!我與你一道去。”

劉長玉一愣,隨即面露喜色,當然他也知蘇長安與他一道有監視之意,可他並不在意,畢竟蘇長安能應允他此事,已是法外開恩,其余之事他並不在意。

他本想著詢問蘇長安自己能否換一套衣衫前去,可是話到了嘴邊,卻又記起自己出了這身甲胄,剩余的便是囚服,也就作了罷。

倒也就不再多言,領著蘇長安便朝著自家方向走去。

劉長玉的家在離城西不遠一處貧民窟裏,與他所說的相差無幾,是一處很是破爛的木屋。

或許是應了那句近鄉情怯之言,原本一路急促,恨不得馬上飛奔到家的劉長玉,站在了家門口,身子卻莫名的顫抖了起來,幾次擡手敲門,卻似乎又在害怕些什麽,最後又都將手放了回去。

蘇長安將這一切看在眼裏,卻未有出言催促。

直到好一會之後,劉長玉深吸了一口氣,方才終於鼓起勇氣,敲響了房門。

“誰?”屋內之人好像已經入睡,聽聞聲響,如同被驚醒了一般的問道。

那聲音很是蒼老,裏面的甚至帶著些許警覺。但劉長玉的鼻子卻是一酸,聲音有些顫抖的回應道:“是我。”

“玉兒?”那屋內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穿衣聲,而後破舊的房門被打開,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婦人從裏面走了出來。

看模樣不過五十歲上下,但或許因為太過勞累的緣故,她的頭發已經花白,臉上的皺紋更是密密麻麻。

但待她看清眼前男子的模樣時,身子卻忍不住顫抖了起來,“玉兒,玉兒。你總算回來了!你這段時間到底去哪裏了!”

老婦人似乎是在責怪劉長玉,但臉上的神色卻是掩不住的高興,以至於喜極而泣,兩行濁淚順著臉頰便流了下來。

劉長玉的身子在那時撲通一聲跪下,帶著哭腔一般地說道:“是孩兒不孝,孩兒不孝!”

劉母剛忙將之扶起,口中說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而這時她發現了在一旁立著的蘇長安,她見他一身甲胄,再觀自己兒子亦是如此,不免有些疑惑。

“玉兒……你這是……這位軍爺又是……”

劉長玉的臉色一暗,說道:“母親,外面風大,我們進屋說吧。”

劉母這時也才覺得將蘇長安放於屋外不是待客之道,趕忙點頭說道:“好好,進屋說!”

待到去到屋內,蘇長安才發現這劉長玉的家中比他想象中還要潦倒幾分。

本就狹小的主廳中,只放著一張缺角的木桌與幾張破舊的竹椅,邊角還有一個木桶,裏面放著米糠參半的食糧。墻頭掛著些泛黃的腌菜,中間一塊孤零零的臘肉顯得格外刺眼。

待到二人落座,劉母趕忙走到蘇長安的跟前問道:“軍爺,我家玉兒是不是犯了什麽事?我家玉兒自小乖巧,如果幹錯了什麽,那都是我這個做母親的沒有管教好,你大人有大量,千萬不要為難他啊!”說著,這年邁的婦人就要跪下。

這段時間,觀滄海拉著犯人充軍之事在西江城裏傳得沸沸揚揚,劉母雖是婦道人家,但見自己的兒子消失數月後身著甲胄歸家,自然也能猜到幾分。她也不懂得什麽軍國大事,只是不想讓自己的兒子受苦,也就顧不得所謂的臉面了。

劉長玉的臉色也是一暗,自己犯了命案,不僅未有盡到孝道,還讓母親蒙羞,想到這裏,他愈發愧疚。

蘇長安哪受得起如此大禮,他眼疾手快的將之扶起,笑著說道:“大娘何出此言,長玉可不是犯了事,是一聲本領被觀滄海大人看重,招入軍營,與那些囚犯怎能相提並論!”

本來低頭不語的劉長玉聞言,猛地擡起頭,看向蘇長安的眼神裏,先是不解,隨即便是一抹濃重的感激。

劉母聞言也是一愣,她有些不可置信地問道:“玉兒、玉兒沒有犯事?”

“自然沒有。不是你也說了長玉素來乖巧,又怎會犯事?”蘇長安依舊笑呵呵的回答道。

他一臉和煦,而且對於劉母喋喋不休的詢問絲毫沒有不耐煩的模樣,這讓見慣了蘇長安殺伐果斷一面的劉長玉不禁生出一些不真實感。

“那玉兒怎麽會突然就從了軍呢?”劉母似乎還有些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