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於懵懂中問我道(第2/3頁)

“何人?”

“我的爺爺,星殞——天傷楚斷嶽。”

蘇長安仔細數了數,人族現在還活著的七位星殞。大魏的聖皇、天嵐院的玉衡與開陽、觀星台的太白道人、北地古家的老太爺古清峰、蜀山劍宗長老雁歸秋、西域涼州武王浮三千。卻是沒有天傷楚斷嶽這號人物,他猛然間明白了什麽。他猛地低下頭,變得沉默起來。

蘇長安的一系列表現都落在了楚惜風的眼中,他冷冰冰的臉上浮出一抹苦澀的笑容。然後說道:“他已經死了,在我八歲的時候便死了。”

“但他把他的刀法與星靈傳承給我了。所以我和你一樣,都是星殞的傳人。”

“星殞的功法自然不好學,我也並不聰明。所以那時候我經常被爺爺責罰。”說到這裏楚惜風轉頭看了看蘇長安,方才又說道:“可到我爺爺死的時候,他將傳承星靈給了我。我的靠著他的星靈,體會他的刀、他的道。才有了如今著些許成就。就如莫聽雨一樣,沒有他的傳承星靈,你就算再練上四五年,也不一定能學到他那一刀的皮毛。”

蘇長安聽得出來,楚惜風是在安慰他。但這樣的安慰並不能讓蘇長安高興起來。他現在才明白自己之所以能學會莫聽雨的那一刀,完全是因為莫聽雨的傳承,而他自己的努力在其中所占的功勞,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他低著腦袋,再次沉默了下來。

楚惜風也意識到自己的安慰好像起了反作用。他本就不是一個善於言辭的人,能夠這般安慰一個人說來也是破天荒的頭一次,又哪能想到這麽多。

他又想了想,方才說道:“但你劍道天賦不錯,玉衡大人的《春風渡》在當世也算得上是絕頂功法,除了蜀山的雁歸秋,這世上恐怕少有人能與之抗衡。你學來卻得心應手,甚至在造詣上還超過夙玉那孩子。你別看她頑皮,卻是年輕一輩中少有的劍道天才,我雖遠在西域,卻也聽說過她的名號。她若是肯多花點心思在劍道上,恐怕日後成就定是不菲。你能和她在劍道上較出個長短,由此可見,你的劍道天賦是何其天才。”

這應該算是很好的誇獎了,楚惜風想到,他雖然嚴厲,但其實內心是很喜歡蘇長安這個孩子的。他雖然天真又不諳世事,甚至有時候做起事情來顧頭不顧尾。可誰年輕的時候不是這樣呢?帶著那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不撞南墻不回頭。

楚惜風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少年了,但這並不妨礙他喜歡曾與年少時的他那般相像的蘇長安。

可讓他驚訝的是,蘇長安依舊沒有因此而高興起來。

“可我喜歡刀。”蘇長安這麽說道,他慢慢擡起頭,直視著楚惜風的眼睛,那般小聲,卻又那般堅定地說道:“我喜歡師尊,也喜歡您,你們都用刀,所以我也想用刀,也想成為和你們一樣的刀客。”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理由,簡單得有些幼稚。

但楚惜風卻愣住了,他怔怔的看著眼前這個有些瘦弱的少年,半晌之後,臉上的寒冰忽的化開,他問道:“長安,你知道星殞死後都去了哪裏嗎?”

蘇長安並不明白楚惜風為什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但他還是老實的回答道:“聽人說,星殞死後,肉身葬於大地,英魂回歸星海。”

“但我去不了那片星海。”楚惜風轉過了身子,擡頭看向天空。此時正是白晝,天空中有些雲朵遮住了些許陽光,所以雖有艷陽,卻並不刺眼。“即使我成了星殞,我也去不了那片星海。”

蘇長安也下意識的擡頭望去,去發現除了碧雲連天,那片天空中空無一物。他不解地問道:“為什麽?”

“因為我走的是我爺爺的道,不是我的道。我的命星點亮的必然會是我爺爺留給我的星星。但那是他的命星,不是我的命星。”楚惜風有些苦澀地說道:“沒有自己的道,便沒有自己的命星。沒有了命星,又怎麽去到那邊星海。”

蘇長安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事情,他愣了愣後,才問道:“那為什麽你不走自己的道,不去點亮一顆自己的星星。”

楚惜風卻搖了搖頭,說道:“因為楚家等不起,他們需要一位星殞,而我就是那個必須成為星殞的人。”

蘇長安並不知道為什麽楚家一定需要一個星殞。但他覺得這樣並不對,所以他說道:“這樣不……”

“不對是吧?”楚惜風卻忽的瞟了他一眼,接過了話茬。

蘇長安忽的想起了玉衡剛剛在房間內和他說過的話,所以他的臉紅了紅,但最後還是點了點頭,說道:“是,我覺得這樣不對。”

楚惜風卻笑了笑,卻並不願意在這個話題上與蘇長安多做糾纏。他又說道:“十二年前,你的師祖搖光死後,搖光星就再也沒有亮過。而莫聽雨又成了星殞,點亮的卻又不是搖光,那麽想來他是走出了自己的道了。光這一點,我差他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