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謙謝掌門 情緣難斬斷難收覆水 恨意未全消(第3/6頁)

玉羅刹那強烈的個性,雖然有時也令他恐懼,甚至令他憎厭,但卻已深烙他的心頭。現在聽得師叔口氣,好像要為他做媒,嚇得連忙搖手說道:“弟子實在不想過早論婚。”黃葉道人看他神情,不覺暗笑,但也不禁暗暗憂慮。知他所說對玉羅刹無情之話,未必是真。心想:他既如此,也不好迫他。待他見到另一個更好的人時,再讓他們多在一處,不愁他不慢慢移情。

卓一航見師叔微微一笑,不再續說下去,松了口氣,站起來道:“師叔還有別的吩咐麽?弟子想明日離山了。”本來他想守滿“三七”之後才走,但聽了黃葉今晚之言,只想早早離去。黃葉又微笑道:“你且坐下。”

黃葉道人緩緩說道:“你是本門待任的掌門弟子,我不放心你獨自赴京。”卓一航想起雲燕平和金千巖相迫之事,也覺師叔並非過慮,黃葉續道:“因此我想叫你的四師叔陪你一遭。”四師叔乃是白石道人。白石道人在武當五老中雖是排行第四,年紀卻是最輕,今年剛剛五十出頭,而且他做道士,也不過是最近十年的事。卓一航約略知道他俗家姓何,是妻子死了之後才披上黃冠,上武當山做道士的。

黃葉續道:“你四師叔自那年與鐵飛龍比掌受挫之後,勤修內功,現在已大非昔比,你多與他親近,也有好處。”卓一航道:“有四師叔同行,那好極了,只是太麻煩他了。”黃葉笑道:“怎麽你與師叔也講起客套話來?”當下含笑立起,叫他早早休息。

在四個師叔之中,卓一航平日與白石道人較為接近,得他同行,頗為歡喜。第二日卓一航拜別了三位師叔,又到師父的墓祭掃一番,這才和白石道人下山,一路曉行夜宿,走了十多天後,進入河南東部,白石道人忽道:“一航,我和你到嵩山一遊如何?”卓一航一心想到北京,頗奇師叔有此雅興,因道:“師叔何以要遊嵩山?”白石道人笑道:“嵩山為五嶽之一,大好名山豈能錯過?”卓一航道:“待事完之後,回來時再遊也還未遲。”白石道:“遲也不遲在這幾天,而且我不單是去遊玩,還想去訪一個人。”卓一航道:“既然如此,那弟子自當奉陪。”心中暗怪師叔何不早說。

嵩山是太室、少室兩山的總稱,兩山對峙,中間相距約十余裏,在少室北麓的五乳峰下,就是聞名全國的少林派拳術發源地少林寺。卓一航問道:“師叔是到少林寺參謁麽?”白石笑道:“僧道不同,我去參謁作甚?我和少林寺的主持也沒有什麽交情。我和你先遊太室,若有余暇,再到少室山去。”卓一航更覺奇怪,武林人士到嵩山卻不先遊少林,那麽他所訪的大約不是武林中人了。但師叔既要先遊太室,卓一航也只好隨他。

兩人絕早起來,爬登嵩山,東方初白,朝陽未出,嵩山上迷濛濛一片雲海,上到半山,那迷漫的雲海才漸漸由厚而薄,一輪旭日在雲海中浮現出來,山中景物,像忽然間被揭去一層幔帳,豁然顯露。但見峰巒雄秀,泉石清妍,巖洞幽深,雲霞明媚,鳥語啁啾,花香撲鼻。卓一航嘆道:“名山景物,果然妙絕人寰。”兩人小憩一會,用山水送咽幹糧,嚼了半飽,繼續登山。嵩山上古柏極多,兩人冒著颯颯山風,在柏樹叢中穿進。走了一陣,越攀越高,忽見一株老柏,蒼翠夭矯,樹身兩人合圍都圍不過,卓一航流連贊嘆,白石道人道:“凡上太室的遊客,無不喜在這株樹下流連,相傳漢武帝到嵩山‘封禪’之時,曾把它封為‘大將軍’,所以一般遊客,都叫它做‘將軍柏’。若然這個傳說是真,那麽這株柏樹大約有兩千歲的高齡了!”卓一航仰觀柏樹,只見它的大部枝幹仍然枝繁葉茂,生意盎然,不禁笑道:“人生不過百年,比起這株樹來,不過是嬰兒罷了,何苦奪利爭名,紛紛擾擾。”正說話間,白石道人忽然拉他一下,悄聲說道:“你聽,好像有人上來!”

卓一航藏在古柏之後,只見那邊山徑,走來了三個軍官,其中一人,卓一航認得是錦衣衛的指揮石浩,心想:怎麽他也有此雅興,到嵩山來遊。忽覺白石道人拉著自己的手微微顫抖。

山風送聲,清晰可聞。石浩道:“李大人,欽差已送到撫衙,我們的擔子可輕了不少了。”那被他喚作“李大人”的道:“太子就要登基,諒雲燕平他們也不敢再對欽差加害。”卓一航聽了心念一動,他們說的,明明是周李兩欽差之事,聽他們的口氣,似乎欽差已給他們尋著,安然脫險了。其中一人又道:“李大人故劍情深,今晚我們可要叨擾一杯團圓酒了。”那個“李大人”微笑不答,卓一航眼光觸處,覺白石道人面色有異,正想說話,白石卻以手示意,叫他不要作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