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五章 尋得夢寐寶(第2/2頁)

也是由此可見,攝心術的威力,實在是非同一般。這件事情,在局外眾人看來,擺明就是對抗朝廷,攪擾天下,或許可能叫彌勒教漁翁得利的,可是在徐方旭心中,此事卻是近乎畢生心願,又是大慈悲,大毅力,非做不可,下意識地無視了一切後果,只是想著要去堅持。

而陳風崇態度的轉變,倒也是事出有因。少室山一事之後,他與清平夫人雖不曾經歷,也從孫向景和長生老人口中得知了諸多細節倒也是自有判斷。清平夫人雖是一門大師姐,武功最高,卻始終是個女人,喜怒哀樂都在臉上,隨時可以傾訴軟弱,表達自己的心思倒是十分透徹。陳風崇作為一門中年紀最大的男人,比之師姐卻是深沉了許多,這段時間一直都是飲酒作樂,也不太關心江湖上的事情,看樣子是個沒心沒肺的。可是陳風崇自己知道,得知太和師叔和一眾同道被禁軍圍攻的時候,他內心便燃起了一團火焰,一團恨不得焚盡彌勒教和進軍,燒垮開封皇城的火焰。

先前清平夫人勸阻徐方旭,陳風崇作為師姐的伴侶,自然要支持許多,即是支持自己的愛人,也是幫著維護清平夫人在一門之中的身份地位,不至於在長生老人走後,使得一門師兄弟分崩離析。打內心來說,陳風崇對徐方旭的計劃是在是情感復雜,又是擔心師弟冒險,不願意他去做這個出頭鳥;又是覺得徐方旭所說所做俱是不錯,自己也希望能幫上些許忙。

也正因為如此,徐方旭今日舊事重提,卻是叫陳風崇看見了他的決心,一時也是表明了態度,不再一味阻撓,也有了協助徐方旭的心思。畢竟是一門師兄弟,雖無血脈親情,卻是比之血脈還要濃厚。既然徐方旭執意要做,陳風崇也願意舍命相陪,如果要有風險,卻也不能叫師弟一個人承擔。而且陳風崇也知道,真到了徐方旭開始動作的時候,師姐無論是高興也好,不高興也罷,也還是會全力支持相助,甚至願意出頭為徐方旭遮風擋雨,不叫他首當其沖的。

一門師兄弟如此,倒也真是難得。

只可惜,徐方旭要做的事情,原本就是一個陷阱,一個圈套,一個周其成在彌勒教之中早就算計好,要攪亂天下的事情。

聽聞陳風崇這般表態,饒是徐方旭已經不復從前,倒也是歡喜非常,又是不住感謝師兄,直說自己一門之中,真真是情深意重的。少室山一事,原本只是為了協商抗遼的方法,乃是為大宋朝廷分憂之舉。朝廷卻是不識好歹,更是受了彌勒教的蠱惑,白刃朝向了一眾忠君愛國的武林同道,造下無邊殺孽。這數月以來,朝廷在大宋各地大行鎮壓之事,特別龐太師回來之後,更是變本加厲,諸多武林門派已經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自難堅持。若是大家再不團結起來,只怕覆巢之下無完卵,誰也逃不過龐太師的一把屠刀。

徐方旭自己自然是願意安安穩穩過日子,好好留在蘇州,或是練武,或是行醫,怎麽樣都是難得的好日子,也是自由自在的。只是如今情況如此,總得有一個人站出來做些什麽。若是大家都明哲保身,或有苦衷,他自己自然是願意承擔如此重任,做出些許犧牲的。

陳風崇對這種話語倒不是十分感興趣,又是覺得無所謂,一門兄弟之間,講這等大義卻是顯得疏遠。只是徐方旭言語之中,卻是將矛盾指向了大宋朝廷,甚少提及彌勒教的惡行,還是叫陳風崇有些擔心。他自己是個皇宮都敢闖的人物,倒是不怕皇帝朝廷那他作法,只是禁軍的勢力實在不小,江湖又是剛剛經歷了少室山一事,元氣未復,只怕難以抗衡。若是徐方旭將矛頭指向了朝廷,只怕眾人今後卻是會有不少麻煩,又不一定能夠成事,個中一切種種,倒是十分為難了。

這話要不說便不說,要說就說個通透。既然徐方旭開口,陳風崇也就將自己的意思說與他知道,直言團結武林人士自然是好事,個中困難倒也不難解決。只是若是公然對抗朝廷,只怕麻煩甚多,又是坑害了一眾尋常百姓,只怕不是什麽明智之舉。

徐方旭聞言點了點頭,又自陷入了沉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