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三章 安定難尋覓(第2/2頁)

饒是朝廷封鎖消息,幾個月的時間也夠一眾和尚將事情弄個明明白白。為了保全佛法根本,加上自身也沒有了領銜武林的能力,南少林直接封閉了山門,只在九蓮山中維持法統傳承,再無僧人出世下山,一時之間也是叫福州一帶的百姓十分不適應,又是幾多供奉,卻還是未能扭轉南少林一脈僧人們的心思。

這種事情原本也不奇怪,在中原歷史上,好幾次席卷天下武林的事情之中,僧人們大多都是閉門不出,獨善其身,只求法統延續。也是佛教傳播歷史中,無論是天竺還是中原,都是經歷了幾番滅法運動,僧人們多少都是有些經驗,知道這個時候萬萬不能出頭,否則佛法與皇權對抗,便如雞蛋與石頭碰撞一樣,無謂犧牲而已。

只是這一次的事情,原本就已經將南北少林都牽涉其中,禁軍更是攻上了少室山,屠戮僧人,毀佛燒寺,南少林的一眾高僧大德也是未能逃出生天,堅持與一眾武林同道殊死抵抗。在這種情況下,南少林想要獨善其身似乎就是不太可能。僧人們或許能放下仇恨,將一眾師叔師兄的劫數當作磨練修行,不聞不問;可朝廷卻不是那般仁義大方的,從來都是斬草除根的手段,和尚們這般閉門不出,只怕也是難逃朝廷的鎮壓手段。

可叫人覺得奇怪的是,自從少室山一事之後,大宋朝廷竟再不曾找過一眾佛家僧人的麻煩,不僅不曾上得南少林去,就是少室山原本已經被損毀的寺廟也是重新修建了起來,各地又自有僧人前去禮佛,卻也是十分平靜。

青城山這邊,自從沖玄子道士那日在清平坊中不辭而別之後,一眾老少道士俱是一時消失,整個山門直接空置了下來,又是人跡罕至,隨後更是顯出了破敗的樣子,短短幾個月時間,整個青城山就像被荒廢了數十年一般,不復先前盛況。

不說太和真人,就是沖玄子道士,也是長生老人一門眾人的老朋友,更是拼著性命救回了孫向景的恩人,眾人無論如何,也要確保他的安全才是。如今天下大亂,長生老人又是離開,眾人所能動用的勢力一時消減了不少,再不復先前那般手段通天。好在人情不通,銀子卻是千古不變的,有了幾個莊園的收入,加上清平夫人這些年來的經營積攢,她手頭所能動用的銀錢實在不是一個小數目,大筆地花出去,還真是錢能通神,得到了一些線索。

青城山原在渝中,卻是如今難得的一塊清凈所在,得益於唐門的鎮壓,倒是比中原其他地方要安定許多。一眾道士離開青城山之後,卻是不曾逗留在渝中,而是前往了中原各地,或是投靠道門其他分支,或是自己雲遊,更多的一些小道士則是被當時鎮守青城山的唯一一位老師叔一並帶走,去了西北一帶,聽說是要另立道統,再等時候。

至於沖玄子道士,清平夫人並不曾明確得到他的消息,只是不斷有人來回報,說是有形貌像是沖玄子的人物四處遊走,或是混吃混喝,或是出手鎮壓邪教,或是露宿街頭,或是在某個道觀落腳。一應情報駁雜混亂,清平夫人自己也無從判斷真假,只是多少知道沖玄子道士還是平安,也就安心許多,自是默默祝福。

如今這等情況,眾人俱是自顧不暇,長生老人一門雖是在蘇杭一帶依舊瀟灑愜意,卻也不知自己是否沒朝廷和彌勒教盯上,一時不敢太過舉動,更不敢說動身去尋了那一位回來,只怕一時不察,被人趁了機會去,卻是害了諸多同道好友,也是不美。

至於丐幫,則是先前老叫花子帶走了一大群骨幹人物,不知是去了西夏還是北遼,也不知道他們失去乞討維生還是另有打算,無論如何,總歸是暫時離開了中原,躲到外面去,倒也是一個求得平安的法子。

至於剩下的丐幫幫眾,則是陷入了混亂內鬥之中,聽說是自身理念有了分歧,似乎是要分作兩派,正在不斷沖突之中,一時也是自顧不暇。而那丐幫幫主,則是徹底成了神仙,萬事不管,神出鬼沒,行蹤飄忽,雖是還在中原大地,卻是誰也說不清楚他在哪裏,做了些什麽,一時沉迷。

相比起這些門派,其余小門派的日子便難過了許多,卻是風雨飄搖之中,俱是難以確保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