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又聽因果緣(第2/3頁)

長生老人尷尬笑笑,實在是這些年以來,老兩口鬥嘴已經成了習慣,一時間還是改不了的。師娘又最是不肯吃虧的那種,稍微一點都會引出她一大堆話來,也是兩人生活之中的樂趣。

其實師娘還是有一點事情沒有與眾人說清,卻是她自從降臨大宋一來,身形樣貌一直都是想在這般樣子,數十年不曾變化過。當年她遇見長生老人的時候,他不過是一個二三十歲的翩翩少年,這數十年過去,長生老人已經是個百歲高齡的老人,師娘卻是依舊這般模樣,似乎不會變化一般。

這一點,其實那丐幫幫主也是哈一樣的。只不過他一來就是個小叫花子,沒有家人親戚,數十年來也沒誰真真關心過他,自然沒有人能知道他的形貌變化。這麽多年,也就那老叫花子跟他來往多些,稍微知道些許。不過這中原武功博大精深,個中玄妙非常,實在不是尋常人所能參透,確實有不少高深內功,確實能助人容顏不衰,益壽延年的。

師娘的情況,眾弟子也是這般認為,卻是因為長生老人自己就是個壽元悠長的人物,有些玄功幫助師娘維持容顏倒也不是十分奇怪。只不過師娘完全不通武功這一節,還是被一眾弟子刻意遺忘,也是有些事情,難得糊塗,知道得太清楚,卻不是什麽好事。

話已經說開,眾人一時也是輕松,再沒有什麽秘密隔閡,自然彼此之間又是愈發親近了許多,一時說說笑笑。師娘知道眾人好奇,還是尋著些能說的事情,仔細說講出來,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又是引得他們個個心馳神往。只是一切設計歷史進程規律的事情,師娘都是十分小心,不曾提起,又是各種保護眾人。長生老人自己也在一旁聽著,稍有不慎之處也是及時提醒師娘,一時倒也沒有叫她說漏了嘴。

這件事情無論是在師娘自己心中,還是一眾弟子心中,其實都算是一個心結,也是困擾了大家許久。師娘自己原本不是那種心機深重的人物,想法,日常生活之中的師娘完全就是一個直率豪爽,甚至有些傻大姐感覺的女子,好說好笑,也經常說漏嘴,惹得眾人生疑。好在一眾弟子對師娘的愛意乃是發自內心的,有時候多問一句,更多時候就是假裝沒有聽見,只要師娘自己不提,大家一般也不會提起。

如今師娘自己將事情說了出來,無論這事兒多麽不可思議,終歸是一個結果,眾人一時也是解開了心中最大的疑惑,在不存有什麽奇怪的心思。捎帶著,連長生老人為何這麽多年不曾離開蘇杭一帶的原因也多少有了一個結果,原是老人為了保護師娘,不願意叫她卷入這等人世間的因果紛爭之中,甘願與她在這蘇州城外安安穩穩過上一輩子。

只可惜,大劫將至,眾人俱是劫中之人。就算是長生老人這等證道人物,也是應一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不能隨心所欲,想要繼續守護在弟子身邊而不得。甚至因為某種莫名的原因,還不得不盡快離開眾人,卻是多待一日,就會給眾人多帶來一分風險。

師娘這邊說出了自己身懷的秘密,感覺一眾弟子對自己的態度也無甚太大變化,還是親如一家,也就感覺安心許多。她一直擔心眾人視她為異類,覺得大家不是一道之人。故而那次渝州唐門的唐坤到來之時,因為個中事情與師娘所處年代的某些東西相合,曾一度引起她對自身存在和世界真實的恐慌。不過就是那一次,師娘領悟了一些事情,卻是知道世間種種,虛實難辨,也不必分辨得太過清楚。當下存在,便是真實,管他什麽歷史虛幻,終歸是自己經歷一場。

這邊的話說了個清楚,清平夫人一時又是問道:“師父和師娘兩位,離開這蘇州之後,卻要去往何方呢?”

師娘不意清平夫人說起這個話題,一時間心中還是有些退縮畏懼,又是看向孫向景那邊,生怕看見他哭鬧起來。還好之前孫向景雖然難以接受兩人要離開的事情,卻還是將陳風崇的一眾勸慰話語聽在了心中,也不願過多表露悲切,白白惹得師父師娘傷心。

看孫向景沒有什麽異狀,師娘也是松了一口氣,這才說道:“天地之大,也是處處都可去得。我早年便有夢想,希望能夠走遍大江南北,領略各地風光。如今時機成熟,我與你們師父兩人,或許會先去吐蕃一趟,看看當世幾位活佛,交談佛理;隨後或許去大理國,找找那長春谷,要是實在找不到,我們自己建一個也行;或許也會先出來,遠渡扶桑,看看藤原道長的‘滿月之世’過後,那邊又是個什麽樣子……”

眾人一時也是受到師娘話語的感染,卻是一直不知這位從來好好待在蘇州的師娘原來有這麽多的理想。不過師娘之前不離開,原是有躲避天數的意思,如今出行,卻又如何面對那等令她穿越千年的大能偉力,保留自身呢?